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383 2
2005-05-26
从一农夫卖菜想到的:
   一农夫每天早上挑着一担青菜,到集市去卖,来关注一下他怎样定价,从而,考察整个市场的定价;
基本假设:
1.上一场(次)的青菜的价格是0.5元/斤;
2.农夫可以和其他农夫自由地交流信息;当然,从第一个上集市的农夫考察起,那就没有意义了;
3.买者和农夫的信息不对称;可以假设买者为菜贩子
4.农夫可以参考以往的经验;
  假设你是农夫,遇到买主,你怎么报价最好??若报价高于市场价(如:1¥/斤),可能会吓走所有的顾客;当然报价低于市场价(如:0.6¥/斤),那菜贩子可以一下买完,农夫的损失就很大拉;
5.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再假设一下,这次市场青菜的价格是:0.8¥/斤,是从本次市场交易结束后,才得知的!正如,股市一样,要交易结束后,才知道今天的 张跌情况!换句话说,本题主要意义在于,市场规律是怎么起作用的??,因为交易过程中双方都不知道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信息滞后于交易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27 19:54:00

怎么 没有人回复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8 00:55:00
en, 如果农夫可以和别的农夫充分自由的交流的话,那他就能很容易就知道上市的蔬菜的价格和成本,这样的话,很容易就能根据经验定出最可能的价格(0.8元/斤),而通过充分的自由的交流这种想法会很自然地让所有的农民都定出0.8元/斤的价格,但是考虑到纳什均衡,最后的定价会非常的低,所以题目的假设不对,农民应该不能自由透彻地交流.这是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