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07 0
2013-05-16

那么超级产品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它为什么可以得以实现呢?我们认为,有15点必须关注。

1,超级产品扎根于人性、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为什么超级产品得以缔造,美国的好莱坞的电影,作为超级产品,真正把握了人性的阴暗面,宗教的神秘面,信仰的模糊与冲突面,和意识形态的多元面,成为了真正全球超级文化产品的缔造者。

2,深度依赖于宗教型的意识形态塑造能力。不管是希特勒把自己打造成德国宗教当中的民族神话当中的大祭司,从而完成政教合一的双重身份,引领德国在世界的崛起。还是乔布斯巧妙地利用自我造神运动,把苹果及其产品,及其发售过程,打造成一种宗教,从而获得强大的成功。还是若干善于营造新形态,新思想,新理念的组织、企业,对自身形态的宗教型传播,比如说瑞典大哲学家,大心理学家荣格,其学术成就,并不特别高,但是他善于宗教般的营销,席卷全球形成荣格崇拜,则是我们所有人必须深入研究的。纵观西方的造神运动,从瓦格纳开始,瓦格纳的自我造神,尼采的自我造神,到荣格的自我造神,到乔布斯的自我造神,它是有一个很深刻,很内在的文化传承过程的。再往前追溯,就是达芬奇的自我造神,再往前,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自我造神,这种宗教般能力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怎么被一个组织洞察了这种宗教般能力的形成,是我们要深刻去研究的。牛顿了解这些东西,达芬奇了解这些东西,很多牛人也非常洞悉和了解这个东西,ITT的吉宁,曾经有一段时间把握住了这个东西。到今天,很多企业,很多组织,尤其在这方面体现深入的技艺,但凡超级国家,超级组织,往往本身是高级意识形态塑造的专家,对意识形态管理的超级圣手。共产主义催生的棋手马克思,是这方面的个中高手,而之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开国领袖,往往是意识形态管理的大家,大师。列宁、斯大林,到今天为止,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阐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可超越的。

我们简单类比一下宗教的结构与苹果公司有意无意形成的一种文化为基石的社会交流结构,就会发现二者之间有着高度一致的内在形似性。

3,高度依附于国家战略,国家竞争力。没有任何超级产品可以摆脱国家战略和国家控制力,没有美国对全球的军事工业帝国主义战略,金融工程战略,以美国作为国际贸易体系的规则制定者战略,和用美国为首的西方意识形态去同化,格式化全球,最终缔造盎格鲁萨克逊霸权的这样一个国家战略,就不会出现隐形飞机,F22,航空母舰,以及世界银行,IFM和联合国。所以超级产品,一定是高度依附于国家战略。最近,美国又发动了第二次的全球化,而第二次全球化,以TPP为核心的这次全球化,就是一次根本意义上的依附于美国国家战略的超级产品。同样的,超级产品也一定是依附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的,这个国家将往何处去,它的竞争力如何表达,是在文化上,还是在科技上,要不然美国为什么努力发展空天一体化,发展新一代导航技术,发展新一代基因技术,探索人脑基因组图谱,发展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量子互联网,以及发展超级计算机,以及量子计算机技术,其发展思路背后,超级产品的研发背后,是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方向在作祟。美国军事工业的奇葩,军事工业的原动力和引擎,来自于美国所谓的超级武器研究局,超级武器研究局最核心的思考是,运用各种当前还没能,还没有找到在军事上应用途径的各种先进技术,跳跃于,差异于当前的防务系统研究,用现在还完全在军事上没有应用的一些技术,来研发各种可能的防务产品,由此催生了全球隐形飞机,激光炮等等新兴系统,在普京上任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勒令俄罗斯构建自己的超级武器研究局,普京深刻地意识到,这也许是美国这么狠的一个根本原因之一。

4,取决于对该国比较优势的梦幻般的加工和拔高。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有相对的比较优势,而这个国家缔造超级产品的过程就是,把这么一些比较优势,把这么一些相对于主流国家,不同的微弱优势,如何进行梦幻般的加工,拔高,使之成为一种可能的优势。以色列的创新,英国的创意工业,就是这样一种对比较优势的梦幻般的加工和拔高。孟加拉的穷人银行,巴西的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就是这样一些对自身比较优势梦幻般的加工和拔高,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工业亦是如此。对自身差强人意的那些勉强的优势,如何进行加工和拔高,韩国的认知是最到位的,韩国本身的半导体工业,财阀式体制,国家主义,重商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时代发展,国家确定国家战略,然后由财阀来代替国家,实施国家战略的这种体制,催生了金星、现代、三星、大宇等一系列富可敌国的企业,从中又大浪淘沙般地催生出了现代汽车和三星电子。根本上来看,是对该国比较优势的梦幻般加工和拔高。

5,取决于对该国全球化动态力量的驾驭和冲浪。任何一个国家,在全球化动态下,会形成若干力量,不管是用贸易全球化,还是用新设工厂全球化,还是用原材料全球化,还是用资本输入全球化,以及本国资本,资源输出全球化,抑或是借助本国的核心企业,对外投资的全球化,无论哪一种全球化,只要形成这样一个潮流,这样一种能量以后,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这种优势进行加工驾驭。能不能在这之上形成一种全球化,华为的成功,首先是在国内运用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而第二次华为的成功,是来自于在全球范围里面,运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的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的亚非拉政策,中国的第三世界国家政策,外交关系,决定了我们在第三世界国家之间,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可以进行农村包围城市式的冲浪。而欧洲非常常见的双总部,多总部制公司,若干个公司的联邦制的公司,全球化运作过程当中的高度本地化式的运作,本质上都是对欧盟已有全球化浪潮的驾驭和冲浪。而美国的全球化过程当中,既出现过全球化就是本地化的这样一个做法,在后来,却很极端地演变为全球化就是一体化,全球化就是集权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风潮呢?是由美国的强大的国家控制力,和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6,取决于对该国相关阵营企业,已产生的叠加相应的再应用。任何超级产品,一定是对整个国家已经形成的一些超级产品的再加工,再拔高。有些企业是在农产品方面,极力地强化他的优势,在法国形成强大的红酒优势以后,法国进一步强化他的肉制品优势,奶制品优势,从而不断地在同一阵营,同一模块,同一维度上,通过叠加效应,造山运动,把基础打牢以后,逐步地拔高,形成高海拔,叠加出一个超级产品。而美国的军事工业更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从最基本的轻军火,到重军火,到防务系统,到防务系统整合的TMD,到反导系统,到以美国为核心的高边疆化战略,都形成了一个加工叠加应用。香港地区的功夫片的风行于全球,印度宝莱坞的歌舞片风行于全球,都是对这种叠加效应的再应用。而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基于美国好莱坞式电影文化,电影风格,电影语言,镜头语音,所发展出来的系列的暴力片,功夫片,动作片,是对美国好莱坞文化的一种致敬、追随,以及利用欧洲人自认为比美国文化略为文雅一点的一种心理残余优势的加工和利用。包括在《第五元素》当中,包括在《玩命速递》系列剧当中,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欧洲的文雅情节背后,事实上是对好莱坞功夫片风潮,欧洲不输于好莱坞的一种心理认知,和对欧洲自认为对北美仍然保留一点文化优越性的一种基础背景心理的加工应用。(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先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