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02 2
2007-09-28
1916年6月,作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第二期毕业生,王助(如图)、巴玉藻、王孝丰3人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夷之长,救中国之短”,是所有中国年轻人最热切的期盼,王助也投身其中。

王助等人毕业后,正赶上袁世凯称帝风波,他们的公费留学款项全无着落,无法立即回国。正是窘境中,王助得到了进入波音的机会。

美国波音公司的创办人威廉·波音原本是西雅图市的一个木材商。1916年7月,威廉·波音与一个热衷于航空事业的军官威斯特夫成立了太平洋航空器材公司。1917年,威斯特夫跟随美国海军参战,不得不选择离开。威廉·波音于是将公司更名为波音。威斯特夫与王助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同班同学,由于他的离开,威廉·波音急需寻找一名航空技术方面的人才,来填补威斯特夫的位置。于是,王助被推荐进入了当时规模并不大的波音公司。王助的到来,被视为“天降贵人”,他很快就被聘为波音飞机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

尽管威廉·波音和威斯特夫造出了B&W-1型水上飞机,但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况。当时,飞机的主要购买者是美国军方。他们发现这种飞机起飞与降落的成功率很低,根本达不到军方的标准。王助很清楚B&W-1型飞机的缺点,而他的目标就是要提高飞机起降的成功率。为此,王助设计出一架有着双浮筒双翼的B&W-C型水上飞机,成功地通过了美国军方的测试。美国海军部一次就订购了50架。

这份订单为波音公司带来了57万美元的收入,是波音发展史上最需要的第一桶金。凭借着王助的出色才能,新成立的波音公司开始站稳了脚跟。按理说,王助可以留在美国,继续拓展飞机制造领域;作为波音公司的元老,他也可以累积大量的个人财富。但是,他却在B&W-C型水上飞机刚获得商业成功的时候,转身回到国内。事实上,王助是“愤然”回国的。在美国时,他受到了严重的种族歧视。尽管B&W-C水上飞机的设计、制造都出自王助之手,但在进行飞行测试时,美国方面却不允许王助进入测试场地,担心他会偷学“美国最高航空技术”。

这种明显针对中国人的歧视,使王助极为愤怒。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

王助等人回国后,强烈要求北洋政府筹款创办飞机制造厂。1918年2月,中国首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马尾船政局海军飞机工程处成立,王助被任命为副处长。1919年8月,王助与其好友巴玉藻为海军设计制造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1号”初级教练机。其后12年间,海军飞机工程处陆续设计制造出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飞机15架。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决定在成都建立中国航空研究所,王助任副所长。

解放战争后期,王助迁居台湾。由于他“出身”的海军水师学校隶属于北洋海军系统,这样的背景使他始终未能得到蒋介石的重视,只在成功大学教书。1965年3月4日,王助在台南病逝,终年73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28 23:49:00
中国有多少人才都这样埋没了啊!!
以下是引用投资有道在2007-9-28 22:56:00的发言:

1916年6月,作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第二期毕业生,王助(如图)、巴玉藻、王孝丰3人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夷之长,救中国之短”,是所有中国年轻人最热切的期盼,王助也投身其中。

    王助等人毕业后,正赶上袁世凯称帝风波,他们的公费留学款项全无着落,无法立即回国。正是窘境中,王助得到了进入波音的机会。

    美国波音公司的创办人威廉·波音原本是西雅图市的一个木材商。1916年7月,威廉·波音与一个热衷于航空事业的军官威斯特夫成立了太平洋航空器材公司。1917年,威斯特夫跟随美国海军参战,不得不选择离开。威廉·波音于是将公司更名为波音。威斯特夫与王助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同班同学,由于他的离开,威廉·波音急需寻找一名航空技术方面的人才,来填补威斯特夫的位置。于是,王助被推荐进入了当时规模并不大的波音公司。王助的到来,被视为“天降贵人”,他很快就被聘为波音飞机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

    尽管威廉·波音和威斯特夫造出了B&W-1型水上飞机,但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况。当时,飞机的主要购买者是美国军方。他们发现这种飞机起飞与降落的成功率很低,根本达不到军方的标准。王助很清楚B&W-1型飞机的缺点,而他的目标就是要提高飞机起降的成功率。为此,王助设计出一架有着双浮筒双翼的B&W-C型水上飞机,成功地通过了美国军方的测试。美国海军部一次就订购了50架。

    这份订单为波音公司带来了57万美元的收入,是波音发展史上最需要的第一桶金。凭借着王助的出色才能,新成立的波音公司开始站稳了脚跟。按理说,王助可以留在美国,继续拓展飞机制造领域;作为波音公司的元老,他也可以累积大量的个人财富。但是,他却在B&W-C型水上飞机刚获得商业成功的时候,转身回到国内。事实上,王助是“愤然”回国的。在美国时,他受到了严重的种族歧视。尽管B&W-C水上飞机的设计、制造都出自王助之手,但在进行飞行测试时,美国方面却不允许王助进入测试场地,担心他会偷学“美国最高航空技术”。

    这种明显针对中国人的歧视,使王助极为愤怒。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

    王助等人回国后,强烈要求北洋政府筹款创办飞机制造厂。1918年2月,中国首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马尾船政局海军飞机工程处成立,王助被任命为副处长。1919年8月,王助与其好友巴玉藻为海军设计制造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1号”初级教练机。其后12年间,海军飞机工程处陆续设计制造出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飞机15架。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决定在成都建立中国航空研究所,王助任副所长。

    解放战争后期,王助迁居台湾。由于他“出身”的海军水师学校隶属于北洋海军系统,这样的背景使他始终未能得到蒋介石的重视,只在成功大学教书。1965年3月4日,王助在台南病逝,终年73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 10:25:00
深省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