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777 4
2007-09-28
<FONT size=5>    今日又在读一本微观教材,robert s pindyck等写的,英文版的.范里安的中文版的一年前就研读了,很过瘾,想看英文版的却不可得.不过看老平的也好,有助于加深理解和提高专业英语。</FONT>
<P align=left><FONT style="">     中级微观在介绍厂商理论时,五一例外的都纳古典企业做例子.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研究资源配置.由于单个主题的选择是宏观配置格局形成的基础,因而首要的遍是要对单个主题的行为进行分析.其中始终坚持的假设有两个,一个是自利假设,一个是最优化原理.概括起来就是,探讨单个经济主体如何在一定的局限条件下做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深不可测.比较棘手的问题除了目标如何确定和衡量外就是如何把握这个局限条件了。消费者的目标被认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但效用这个词有些不好计量。早先的基数效应因为不好回答这个问题,被很多经济学家废了。序数效应还有一席之地,但反对之声也绵联不绝。厂商的目标就更复杂了。古典企业认为企业的目标是最求利润最大化。但后来很多牛点的企业都成股份制企业了,曾经的个体企业成了配角。那你说股份制企业的目标还能说是利润最大化吗?恐怕不妥。股份制企业更看中未来,或者说股份制企业考虑一个很大的时间段内的企业市值最大化。但是,对于企业的目标,我们只考虑这些就好了吗?不行,我们把企业本身看得太简单了。古典企业就是一个生产函数,其本身犹如一个黑箱。但现实中的企业是有组织的。企业的各个部分的目标并非总是一致的。拿股份制企业来说,股东,经理层,董事会之间的目标是存在分歧的。作为经理层,他可能会有机会主义行为。这就是后来炙手可热的委托代理问题了。此其一。再要说企业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了。一般中级微观是这样分析的。企业面临着两个约束,一个是本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它表示的是在其它条件既定时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量如何随着企业产品的价格而变化,一个是本企业的供给曲线,这取决于技术和要素的价格。为了简化,作者通常选取一个完全竞争产厂商为例。由于完全竞争失常假设产品同质,又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单个企业成了价格的接受者,于是面临着一条水平的企业需求曲线。由于又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企业的生产函数轻松给出加之假设要素价格既定,这样成本函数可以轻松得到。两个约束一合并就得到了企业的选择。但关于局限条件的假设更是严格,对此的拷问触发了很多有见地的思考。一个被经济学家一度忽视但终于被科斯发现的变量是交易费用。这一概念的作用太大了,结果搞出了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不足更厉害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style="">     前一阵子选导师。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对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理论很感兴趣。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我读完《国富论》和柯武刚史漫飞的《制度经济学——社会选择与公共政策》后我更加确认了这一点。重视企业理论的理由最为直接——企业是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主体。不过现在觉得除了重视经济思想外,还得学会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后者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要知道没有深厚的数学功底,后者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点题外话。此文已发表在本人博客上<a href="http://blog.sina.com.cn/kun19850720" target="_blank" >http://blog.sina.com.cn/kun19850720</A></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29 06:48:00

在哈特的《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中提到新古典理论在一般意义上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收益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这是正确的。在完全竞争的假定下,该理论在分析企业最优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产出和产出价格变动,在了解一个产业的整体行为方面,在研究企业之间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果方面,一直是非常有用的(Tirole,1988)当然,新古典企业理论只是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完全有效的的“黑匣子”,完全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它也没有丝毫涉及企业的内部组织问题,也没有令人满意地确定企业的边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9 07:02:00
“效用最大化”是一种行为公理化假设,新古典经济学在行为公理化的前提基础之下,剩下来的分析问题就是环境及其变化的条件。(前一段时间看萨缪尔.鲍尔斯的《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时,他认为在经济学中,最优化是一种行为公理化假设,而在生物学中,却是“仿佛如此化”的简便处理,因为这个过程是通过竞争和选择形成的。(题外话))基数效用论好像也并没有被荒废掉(这方面的问题我不是太清楚,不过行为经济学好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效用测度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9 07:07:00

现代经济学的分析主要有两条思路,一种是分析环境约束及其改变,而另外一种是分析主观世界,这两种分析都有各自的价值所在。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的出现主要也是为了对于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一种补充,而并非是一种颠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9 23:30:00

谢谢bajjio的精彩分析.兄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要深刻的多.

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在导师的指点下阅读相关文献.我知道,有关这方面的经典著作也不少,一一通读恐怕要受短暂的两年硕士阶段的制约,因此有重点的研读至关重要.

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尽管在下在理解上还不深刻,但希望以后发帖表达自己的一点拙见和兄弟交流.

我看过田国强写过的一篇关于什么是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文章,在他看来," 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以下五个部分或步骤组成:(1) 界定经济环境;(2) 设定行为假设,(3) 给出制度安排;(4) 选择均衡结果;及(5)进行评估比较。可以这样认为,任何一篇逻辑清楚、层次分明、论证合理的经济学论文,无论结论如何或是否作者意识到,都基本上由这五部分组成,特别是前四部份。可以说,写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就是对这些部分进行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填空式写作。掌握了这些组成部分,就掌握了现代经济学论文的基本写作方式,更容易学习和研究现代经济学。"见 http://space.cenet.org.cn/user1/93/archives/2005/97.html# .我在写本科毕业论文<高招配额制度和211工程的存在原因;一个分析框架>时借鉴了这种研究方法和林毅夫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中用到的方法. 田很强调数学的作用,认为最好具有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学学数学分析对领会数学思想很有帮助.这又是题外话了.再次感谢你的鼓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