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课程】
本科生: 生态经济学(3学分)中国环境概论(3学分)
国际暑期学校: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Economy,(2学分,与苏剑、李连发老师同上)
Topics on Chinese Economy(2学分,与陈仪等老师同上)
研究生:人类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学分)
【学术交流】
s 2011 EEPSEA-EAAERE Joint Conference, 五月19-20, 2011, Hanoi, Vietnam.
s Global meeting of 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Academy(6月1-6月2日) Bonn, Germany.
s the 2nd World Congress on Cities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Resilient Cities 2011) (6月3日-6月5日) Bonn, Germany.
s The Economics, Finance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Conference(12月6日-11日) , Miami, The United States.
【匿名审稿】
s Energy Policy
s Ecological modeling
s Tourism Management
s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部分获奖】
s 2011.12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奖
s 2009.12 北京大学博士后
s 2007.11 校学习单项奖
s 2006.11 校学习单项奖
s 2005.11 五四奖学金
s 2003.06 校毕业生
s 2002.08 中国“人工环境”奖学金
s 2002.04 校一等奖学金
s 2001.10 校学生干部
s 2000.12 金羚奖学金
3.这个专业,本身的内容就涵盖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四大板块,读书期间,显然是要根据导师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方向,那么,我想请问,在选择方向的时候,除了导师的影响,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好的网络、或者是其他资源,能够给自己以参考呢——如国外的经济学家博客,论坛?
R: 多看书吧,开卷有益。看各种相关领域的书,能给自己很多灵感。网络资源可关注“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Resources for the Future,RFF),世界银行等等。
4.这个专业的经典阅读书目有哪些,蜚声国际的经济学家有哪些?
R: 有很多啊,首推科斯的相关文献,比如《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等,还有庇古的庇古税相关的文献,马尔萨斯(Thomas R. Malthus)的人口论等,霍特林(Harold Hotelling)的《可耗尽资源的经济学》,Grossman和Krueger的文献等等都可以大量阅读。另外还有一些类似与环保公益的经典,像卡遜的寂静的春天、鲍尔丁(Kenneth E. Boulding)的“宇宙飞船经济”、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哈丁(Garrett Hardin)的“公地的悲剧”、舒马赫(Ernst.F.Schumacher)的“小即是美”等等,都可以了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