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成龙外捐古建筑引来呼唤各地古建筑保护基金会
http://news.nen.com.cn 2013-05-22 15:02 东北新闻网
罗光初
针对捐赠4栋徽派古建筑给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引发的争议,5月10日,影星成龙接受央视《新闻1+1》节目专访,首度公开回应此事。成龙表示,4栋古建捐赠新加坡已成定局,并已开始施工,而他收藏的其他古建筑则可能落户北京、上海等地。(新华网5月20日)
看来,成龙收藏的这4栋古建筑落户新加坡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一者成龙是公众人物,不会轻易食言;二者新加坡已经开始施工,现在如果不捐了,成龙不但会声誉受损,还很有可能会起诉违约(尽管是捐赠约定)。不过,成龙允诺将收藏的其他古建筑捐赠给国内,算是给捐赠事件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
事情到这个地步,我们不能怪成龙,在捐楼风波出现之前,内地ZF从未与他联系过。其实成龙说错了,内地ZF不但没有联系过他,也压根就没想到要联系他。在内地许多ZF官员的眼里,这些古建筑根本就不值一钱,它们挺立在那里,只会影响城市形象,根本产生不了什么经济效益,也不能为ZF官员带来多少政绩。因此,一些地方对这些古建筑,大多采取拆之而后快的态度,腾出土地卖给开发商,不但可以立竿见影改变城市形象,还能为ZF带来大把的卖地收入。成龙先生能买到这么多古建筑,与这些短视的ZF官员放肆拆迁不无关系。
现在,成龙要将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了,大家都出来指手划脚,一些ZF官员纷纷表示愿意接受这些古建筑。其实,不管是议论者也好,ZF官员也罢,他们对于中国古建筑的热情大多是叶公好龙——并非真心想保护古建筑。
如果真心想要保护中国民间古建筑,那么,请从现在起拿出实际行动,而不必一直对成龙捐楼事件耿耿于怀。中国民间古建筑,目前在许多地方还比比皆是,除了极少数有幸列入文物保护起来外,大多数古建筑状况堪忧。由于缺乏保护资金,许多古建筑得不到及时的修缮和保护,更有一些古建筑在风雨飘摇中垮塌消逝。宋代古村、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福建永安石峰村管姓后裔在互联网上发布《2013永安管姓祖地石峰垇头》(网络搜索“2013永安管姓”可以找到),呼吁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保护当地的古建筑的做法值得借鉴。
宋代古村、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早在2011年8月19日,就通过《三明日报》记者的署名文章《石峰村呼吁认管红军标语》呼吁“欢迎有实力的单位和个人到石峰村去认养维护红军标语房和红色遗迹,可以刻碑鸣谢,也可以签订长期协议联合开发石峰村的红色景点。”同样面临消失危险的中国民间古建筑,在其他许多地方都有,这些将要消逝的古建筑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等到他完全消逝的时候才想起来去保护它。
此次成龙捐楼风波,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中国的民间古建筑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些民间古建筑,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真的只能到新加坡等地去看中国的民间古建筑了,这绝非危言耸听。
要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中国民间古建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是ZF要高度重视,要拿出专项资金保护这些珍贵的民间古建筑,决不能借口经济发展,而把古建筑作为“绊脚石”,或一边怪成龙,一边继续拆古建,而将这些古建筑简单的一拆了之,就算实在要拆,也可以考虑将这些古建筑整体搬迁。其次,要充分依靠民间组织的力量。保护民间古建筑,最有效的方式是原址保护,最有力的手段是动员社会力量。可以成立中国古建筑保护协会各地分会,设立各级古建筑保护基金,逐级形成民间保护合力,以解决保护资金不足和民间保护力量过于分散和呼声太弱的问题。第三,积极营造“资助就地保护古建筑光荣可敬”的舆论氛围,创新古建筑保护方式。对于一些偏远的农村古建筑,在户主无力保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认捐保护等方式,在古建筑上刻上捐资人姓名,让其担任名誉户主,每年来捐资保护的古建筑住几天等多种方式,与古建筑主人共同保护这些珍贵的民间古建筑。
( 东北新闻网 ) [责任编辑: 张嘉齐 ]
以下是与《成龙外捐古建筑引来呼唤各地古建筑保护基金会》一文相关的视频图文
国际影星成龙和他的古建筑
作者:罗光初系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林业局 干部
邮箱:luoguangchu123456@163.com
邮编:413000
电话:13973689377
成龙接受白岩松采访谈古建筑为何捐给新加坡

位于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的永安管姓宗祠 (管其乾 摄影)
成龙先生,您买的古建筑,拆来拆去,运来运去,恐怕浪费了不少社会资源啊!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QyOTIwOTA0/v.swf
从成龙捐古建中吸取教训 永安管姓呼吁支持就地保护

百度搜:2013永安管姓,精彩视频图文多多

2008年秋鸟瞰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

石峰村是美丽的山间盆地,在这里保存下来的红色遗迹堪称“天然的红军纪念园”

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在石峰村最早居住地石峰村寨栋的祖厝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为石峰村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

石峰村盆地是一个天然的红军纪念园,欢迎到石峰村旅游(管其乾 摄影)
[flash] http://player.56.com/v_OTA0NzY0MTc.swf[/flash]
就在成龙大哥曾想将古建筑捐给国家但没人理的时候,永安石峰村却苦于没钱保护好古建筑

永安管姓祖地小陶镇垇头村

请把标题复制到百度: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在石峰村最早的居住地祖厝

保存于石峰村的红军抗日漫画:蒋介石下令言抗日者杀无赦(管其乾 摄影)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巩玉闽(右一)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石峰指挥所观看红军抗日漫画(王钰琪 摄影)

保存于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瓦窑头厝的红军抗日标语(管其乾 摄影)

2012年第4期《三明党史月刊》刊登安孝义论文《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书籍地图的时间标注证明北上抗日先遣队7月15日从连城尧家畲一带进入石峰及洪砂、小陶一带

河北省CN刊号《档案天地》刊登安孝义论文《揭秘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