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532 0
2007-10-02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26岁的童兰已经在深圳漂泊了3年多,虽然在人才济济的深圳打拼很艰难,却也收获了很多幸福,而爱情则是童兰的最大收获。2006年初,童兰与相恋多时的张好走进婚姻的殿堂。

随着婚姻生活的深入,童兰夫妻俩感觉家庭的压力越来越重,尤其是深圳的房价越来越高,置业对童兰来说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遥想。现在童兰夫妻俩还是租房。也正是对购房的欲望,才让以前从来不关心理财的童兰渐渐意识到家庭理财的重要性。

童兰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业务主管,月薪3000元。张好,30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创意,月薪7000元左右。童兰夫妻俩在生活开支方面一直都很节俭,每月差不多花销3500元,另外还有1500元的房租。由于工作不是很稳定,童兰夫妻俩虽然有社保等基本福利,但都没有年终奖金。

在深圳打拼了3年多,童兰夫妻俩积蓄也不是很丰厚,只有3万元现金和5万元1年期定存,没有其他金融性资产的投资,当然童兰也没有任何负债。如果不是因为买房的问题,童兰夫妻俩的生活会过得相对轻松一些。

买房一直困扰着成家立业的童兰,但更紧迫的问题是,童兰已经怀孕了7个月,宝宝的预产期在今年11月左右。一旦宝宝出生了,童兰肯定要面临失去工作的危险,到时候家庭的生活压力就全部由张好承担。如何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有效地化解生活压力,这些都是童兰头疼的问题。

其实童兰已经意识到保险对于整个家庭的重要性,她们夫妻俩除了购买意外险,没有其他商业保险。但是童兰和张好对保险很陌生,不知道如何为自己构建一个好的保险组合。

童兰的三大理财困惑:

1、年底宝宝出生,如何为宝宝建立一个成长计划

2、打算三年后在深圳购买一套房产,面积在70平方米左右即可

3、童兰夫妻双方的保险如何配置。

附表1:每月收支状况(单位:元)

每月收入

每月支出

本人收入

3000

房贷或房租

1500

配偶收入

7000

基本生活开销

3500

其他家人收入

子女教育费

0

其他收入

0

医疗费

0

合计

10000

合计

5000

每月结余=收入—支出=5000

附表2: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单位:元)

家庭资产

家庭负债

现金及活存

30000

房屋贷款

一年期存款

50000

汽车贷款

股票

消费贷款

信用卡未付款

借款

房地产(自用)

房地产(投资)

资产总计

80000

负债总计

0

净值(资产—负债)

80000

附表3:全家保险(保额:万元)

投连险

寿险

意外险

重疾险

女性健康险

本人

0

0

15

0

0

配偶

0

0

15

0

0

子女

0

0

0

0

0


资产配置分析和建议

1、家庭财务分析

唐兰夫妇是众多“工薪”一族中一个很普遍的例子,生活基本安定,资产积累并不丰厚,整体财务状况基本健康。在家庭的资产结构中,唐兰夫妇只有3万元现金和5万元1年期定存,都是现金和银行存款,没有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缺乏较全面的风险管理财务计划。

唐兰夫妇家庭每月月收入10,000元,支出5,000元,支出占总收入的50%,鉴于双方工作都不是很稳定,而且唐兰已经有了7个月的身孕,宝宝的预产期在今年11月左右。一旦宝宝出生了,童兰肯定要面临失去工作的危险,到时候家庭的生活压力就全部由张好承担。如果再增加将来的房贷支出,压力将更加巨大。

唐兰夫妇除了基本的社保等基本福利外,在保险方面,只购买了每人15万的意外保险,其余都没有保障

可以看到,摆在唐兰面前的困惑,和广大“工薪”一族家庭的困惑一样,第一、在宝宝出生后,如何为宝宝建立一个成长计划?第二、如何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面积在70平方米左右即可?第三、夫妻双方以后的生活如何保障?

2、理财建议

经过风险测试,唐兰家庭的风险承受度中偏高,属于进取型投资偏好者。可以采取进取型的理财方式。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及早增加商业保险,提高家庭抗风险能力。

因为宝宝的预产期在今年11月左右,一旦宝宝出生了,童兰肯定要面临失去工作的危险,到时候家庭的生活压力就全部由张好承担,先生就是家庭的顶梁柱,因此应及早为先生张好购买商业保险,建议保费金额应控制在每月500元以内,既年缴费在6,000元内,保费支出模式应选用年缴方式,可采取一年期银行零存整取的方式进行储备,而险种则以寿险为主,并附加人身医疗险。

而童兰本人的保险则应在宝宝出生,合理安顿完,能重新获得稳定工薪收入后才进行追加配置,标准与先生一样。也可视当时情况再作调整。

第二,调整资产的配置情况,提高资产的赢利能力。

因为根据国家经济现在的发展情况,最近10年内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10年,而且童兰夫妇在现今阶段相对年轻,投资策略应采取更进取的策略。家庭的8万元的流动资产可分成两部分处理,首先要提取家庭6-10个月的生活总支出作为家庭备用金,既最少是3万元,投资方式可选择银行定期存款或货币基金为主;其次,将剩余的5万元应全部投入到基金中去,建议将投资组合的结构设置为:70%的股票型基金和30%的配置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可以留意一下:易方达积极成长、诺安股票、鹏华50等。配置型基金则可以留意:广发策略、融通新南筹、工银瑞信稳健成长等。

第三,基金定投,为宝宝积累教育资金。

每月投入500元进行指数型基金定投,基金品种可以留意一下:嘉实300、易方达50等,作为宝宝的教育基金,按照年均收益10%计算,16年后宝宝读高中时,教育基金可达到24万元。

第四,短期内放弃购房计划。

因为宝宝将在三个月后出生,这样家庭生活支出将有所增加,而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发生,童兰失去工作的风险也将在宝宝出生一年后出现。同时,童兰夫妇是在深圳打工,深圳的房价一直是居高不下,平均每一平方米房价都在一万元以上,还存在上涨的趋势,因此童兰夫妇的购房计划,应安排在童兰能重新获得稳定工薪收入后再进行规划。中国人有着“安居乐业”的传统观念,感觉一定买了房才有安全感,事实上,这是个理财误区,当你的积累未足够时,暂时以租房代替买房可以减轻财务压力,在香港、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多家庭其实一辈子都是租房住的。

第五,巧用各种理财工具,增加资产的积累

因为童兰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工薪家庭,工作表面虽然很好,但缺乏资产的积累,随时需面对失去工作的风险;同时工资收入的增长明显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家庭新成员的诞生,必然要付出更多的责任与努力。因此对于生活支出更加要精打细算,同时应巧用银行的各种理财工具为资产增值,如申请银行信用卡,在消费时尽量多刷卡,尽量享用银行卡消费的免息周期;多使用银行的网上服务系统,对于每月生活支处后剩余的钱财,应尽快转换成3个月或6个月的短期定期存款,不断循环积累,当到达一定程度就转换成其他理财产品。

3、保险建议

家庭理财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生活目标以及财务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达到规避家庭风险、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家庭的收入主要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风险防范基金、第二部分是家庭消费基金、第三部分就是家庭投资基金,其中的风险防范基金应该放在家庭理财的首要位置。童女士夫妇俩的资产集中在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可以解决生活中对现金的急需,但此部分不宜过多(可准备能满足家庭6个月到1年开支的预备金)。此外,社会保险只能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所以需要利用保障功能更大,防范风险的能力更强的商业保险进行补充。

童女士夫妇俩现处于家庭形成期,生活基本处于安稳状况,保险规划主要强调保障功能,建议保费可控制在年收入的5%至8%左右。

保险规划中要强调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人身风险、意外伤害以及健康等风险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是考虑的重点。根据张先生目前的收入情况以及家庭状况,除了现有的15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之外,可再补充15万元保额的寿险和10万元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由于意外伤害保险是属于短期的消费险,可考虑在到期之后,以附加险的形式附加在寿险合同中,这样在保费支出方面将更划算。

购房之后,由于房贷的原因,家庭的保险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建议届时根据房贷的金额与期限,张先生再增加一份定期寿险。童女士现在有孕在身,暂时不能投保,待小宝宝出世之后,可在意外伤害保险之外,再增加一份针对女性健康的健康险。

一个家庭的保险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的家庭结构有不同的重点。适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达到规避风险,保障家庭的目的。

具体保险方案如下(单位:万元)

被保险人

险种

保额

张先生

寿险

15

重大疾病

10

意外伤害

15

住院医疗(费用+津贴)

--

童女士

寿险(女性疾病)

10

意外伤害

15

住院医疗(费用+津贴)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