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243 0
2013-05-28

修正主义排斥资本的无政府状态和马克思的价值规律!

——学习为马克思辩护的两篇文章的体会(20)

39,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不仅是富者与贫者的关系!

无产阶级的斗争在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中发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出发点。由于这个发现,社会主义就从几千年来人类所梦想的“理想”,变成了历史的必然。

伯恩斯坦否认在现在社会中存在着这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他用股份公司的统计表明了股东在不断增加,因此,资产阶级不是缩小了而是相反扩大了。

股票业务的不断扩大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什么意义呢?它表示在资本主义形式上生产社会化的往前发展,不仅大生产社会化,中等甚至小的生产也社会化了。发行股票这种经济现象的内容是什么?一方面是把许多小的货币财产联合成一个生产资本,另一方面,是生产从资本所有权脱离,因而,在两重意义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却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参加一个企业的股东数目很大,这个事实不过说明,现在一个资本主义企业,不像从前那样相当于一个资本所有者,而是相当于大批的、人数不断增加的资本所有者,因而,“资本家”这个经济范畴,不再是指一个个人,今天的工业资本家是一个集体,是由几百个甚至几千人组成的,“资本家”这个范畴本身在资本主义经济框子里变成社会的了,它社会化了。

情况既然如此,而伯恩斯坦却把股份公司这个现象恰恰相反地理解为资本的分散,而不是理解为资本的集中,在马克思认为是“资本所有权的扬弃”的地方,伯恩斯坦看到的是资本所有权的扩张,这又怎么解释呢?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庸俗经济学的谬误来解释:因为伯恩斯坦把资本家不是理解为一个生产范畴,而是一个所有权的范畴,不是一个经济单位,而是一个纳税单位,他把资本不是理解为一个生产整体,而是简单的货币财产。因此,他在英国纺线托拉斯中不是看到12300人合而为一,而是看到整整12300个资本家,因此在他看来,他的工程师也是个资本家,因为他从年金得到一笔数目较大的股票。因此在伯恩斯坦看来,全世界密密麻麻的一大片都是“资本家”。

但是,这里也同别处一样,庸俗经济学的谬论只是伯恩斯坦把社会主义庸俗化的理论基础。当伯恩斯坦把资本家这个概念从生产关系搬进了财产关系中去,“不谈企业主而谈人们”的时候,他也就把社会主义问题从生产范围搬进了财产关系的范围。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搬进了富者和贫者的关系中去了。

这么一来,我们就被他巧妙地从马克思恩格斯哪里带到威特灵这边来了,区别在于威特灵有正确的无产阶级本能,正是在原始形式的贫富对立中认识到阶级的对立,想把它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杠杆,而伯恩斯坦相反,他是在化贫为富、即抹杀阶级对立中,因而在小资产阶级的手法中去看社会主义的前途。

    伯恩斯坦根据各国的企业的统计资料,得出结论:如果说大企业今天事实上在工业中已占优势,那么,把依靠它的企业一起计算进去,就是在先进的国家中,最多只代表生产人口的一半。他用这种办法来证明,显然不是经济发展的这个趋势或那个趋势,而只是不同企业形式或者不同行业的绝对力量的对比。如果这就证明了社会主义没有前途,那是因为这个证明有这样的理论做根据,就是,决定社会斗争的结果的,是斗争双方的数量上的、物理上的力量对比,因而是单纯的暴力因素。伯恩斯坦处处反对布朗基主义的暴力,这里他自己却犯了最严重的布朗基主义的错误。当然,这里也还有一个区别:布朗基主义者是个社会主义者、革命者的派别,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可以实现是不成问题的,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暴力革命的前途,甚至是少数人的暴力革命,但是,伯恩斯坦相反,他根据数量上达不到人口多数的事实,得出了社会主义没有前途的结论。社会民主党既不是从少数人的胜利的暴力中,也不是从多数人在数量上的优势中,而是从经济必然性(崩溃的必然性)和对于这种必然性的认识中,得出它自己的最终目的。这种必然性是引导到人民群众消灭资本主义的,而这种必然性首先表现在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上。

40,修正主义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上的混乱

伯恩斯坦否认大的、普遍的经济危机,而不否认局部的、个别国家的危机。因此,他只是否认很多的无政府状态,同时承认有一点无政府状态存在。在伯恩斯坦手上,资本主义经济的情况是有一点无政府状态。问题的严重性是在于在无政府状态的事情上,一点和很多是同样糟糕的。如果伯恩斯坦承认有一点无政府状态,那么,商品经济的机构会自动留心让这点无政府状态发展到非常之大,——直至崩溃。但是,如果伯恩斯坦——在保持商品生产的同时——希望把这一点无政府状态也逐步地化解消除在秩序和协调之中,那么他就犯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一个根本错误,因为它把交换方式看成不依生产方式为转移的东西。

伯恩斯坦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规律纯粹是一个抽象,在他看来,那显然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句很不体面的话。他说:“当然,马克思有权把商品的属性忽略到这样程度,直到商品最后只剩下一个简单人类劳动的结晶,正如奥地利学派有权把商品的一切属性,除商品的效用以外,都抽象一样。”所以,在他看来,马克思的社会劳动和门格尔的抽象效用,半斤对八两,都是纯粹的抽象。可见,伯恩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马克思的抽象不是一种发明而是一种发现,它并不存在于马克思的头脑中,而存在于商品经济中,是现实的社会存在,现实到可以拿来剪和锤、称量和烙印。马克思发现的抽象人类劳动不是别的,就是在它发达的形式上成为货币的东西。这恰恰是马克思天才的经济发现之一,而对于整个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最早的重商学派到最后的古典学派,货币的神秘本质一直是本不可理解的天书。

由此看来,口口声声说自己和马克思恩格斯交往多么深的伯恩斯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规律是一窍不通的。但是,凡是对马克思经济学说体系有几分相信的人,不用多说就明白,如果没有价值规律,整个体系就完全不可理解,或者,具体些说,如果不懂商品和它的交换的本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它的种种联系必然是一个谜。

但是,马克思的魔钥是什么呢?是什么为他打开了一切资本主义现象的最深奥的秘密的呢?是什么使他能够轻易地解决了连斯密和李嘉图这样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大师都没有料到存在的问题的呢?不是别的,就是把资本主义经济当做一个历史现象来理解,并且不仅看到封建经济的过去,并且特别是也看到社会主义的未来。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货币分析、资本理论、利润学说以致整个经济学说体系的秘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性,它的崩溃,因此是——这不过是另一面——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正因为并且只因为马克思事先就是以一个社会主义者的资格,就是说,用历史的观点去观察资本主义经济,所以他能够解释它的象形文字,因为他把社会主义立场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分析的出发点,所以他反过来能够科学地创立社会主义的基础。

劳动者2013年5月28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