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7-10-5 10:25:00

你又怎么知道我只看过那几本书的~~~~~这很明显又是一种惯性思维了,或者说只是应用为一种SMALL NUMBER~~ 还是认知方面的问题.不知道LZ在国外的私立高中. 像我修的这些类美国历史,欧洲近代历史之类似ART学科, 没有大量的阅读也根本读不下去的.当然,像我这种香蕉也理解不了粪粪的想法.

要不是我也不敢胆子这么大说你对西方历史缺乏了解.再看看他关于把逻辑思维应用到社会科学上的分析~~ 还真的很好笑~~ 限制性的假设假如放到工程学上同样会出问题.那是不是就代表我工程上不能使用数学分析呢?

翻一下我以前的读书笔记,都有不少关于当时欧洲的情况,很好的一本书就是Georg Heuberger 写的Die Rothschilds. 不过是德语的。另外,NIALL FREGUSON 还有FREDERIC MORTON 都会写过 rothschild的传记。

http://www.rothschildarchive.org/ta/ 你有兴趣也可以上去里面看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5 10:55:2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1:04:00

说你对发行准备的理解吧,如果你真的熟悉这个领域的话。

几本书,最关键的是小书,西方社会有多么的先进和发达,连正史都没有,差的不仅仅是官方的地位和权威性,差距更大的是质量和篇幅。中国的正史问题很多,西方象这样水平的历史记录没有,有的只是教科书和私人编篡。

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观念,西方有很多创新之处,但是初学者很容易象你这样,以为自己能够说清楚1929年和1997年危机,拿自己读过的书,包括其中不求甚解的想法,没有史料依据的私人记忆来否定别人的提法,而且只关注这些。我们看这些,一扫而过,大致知道他这种说法的出处和依据,而你只知道你看过的那几本,稍有差异就跳出来叫唤。

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讨论一下对1929年和1997年危机的认识,有多少代表性的说法,你自己的理解如何,问题在哪里?

货币问题远比你想象的复杂,比如金属货币和纸币同时流通的情形,西方总结出一个所谓金匠法则,这个法则依据的是什么样的历史经验,有没有例外?中国的历史情况又是怎么样,为什么会有不同?

至于逻辑思维,只能说你本科不是学理的,而且你在中国考不上好的大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4:02:00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4:17:00

...LZ太激动,你根本没看清楚我说的。我上一个帖子只是在评价阴谋论,另外顺带一句纸币和黄金挂钩的问题。但请注意我的措词“理论上”,我不反对“历史”,我不反对黄金历史上做为主要结算和储藏手段的事实,但我们不必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呀,何况“历史”之前还有“历史”呢。

货币性黄金的价值,部分取决于非货币性黄金的交换价值,但从本质上来讲,正是对于黄金的货币性需求,造成了黄金的奇货可居和价格的居高不下。宋鸿宾书中也谈到伦敦大佬控制了货币发行,是因为他们控制了黄金。这正是黄金与纸币挂钩的罪愆呀。弗里德曼讲过一个二战后头几年里德国人与美国香烟的故事,德国人对美国香烟异常偏好,远高于对香烟的实际消费需求,而且不区分具体的品牌,原因是美国香烟不是用来抽而是用来交易的。为何?因为美国打败了德国,美国货即为硬通货,同时交易媒介缺乏,香烟比较标准化,易拆解。这种民族心理和习惯的造成,有一时的合理性,但可以说是永远合理的么,像黄金那样,要死命加以维护?黄金的货币性不外乎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深层的心理依赖罢了,没有什么可神秘的。黄金和纸币挂钩,实际上黄金从来不流通,连在金库里都不曾搬动过,只是会计借记一个帐户同时贷记另一个帐户而已。黄金做为交易媒介的存量,和实际的货币流通量是无关的,不论这种货币是黄金本身还是基于黄金的纸币。说没有足够的黄金,所以政府不能发行足够的货币,是谬论。在这个意义上,理论上1克黄金可以和任意数量的纸币挂钩,只要法律允许。当然,社会舆论不允许,比如LZ本人。

另外,“准备”和“储备”当然不同,LZ莫名其妙地机动万分实在是匪夷所思。纸币的官方平价是政府确定的,所以纸币又叫法币,除了货币局一类的制度外,没有一种法币有十足的准备,纸币的市价,只要流通性良好,不是超额滥发,与政府帐户上的黄金数量没多大关系。高阳的小说胡雪岩中有这么一段情节:太平均攻限天京前后,市面流通的除了私人钱庄准备十足的银票,还有官方为了筹措军费而发行的官票;官票是强制摊给钱庄的,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足,但私人钱庄仍然可以在控制其发行量的前提下,维持官票一个稳定的市价,这个市价的支撑是官方和钱庄的双重信用,而与其票面的准备多少无关,我相信这个情节在历史上的真实性。事实上,某些倒台的政府发行的旧货币,如果发行量稳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仍可以继续流通并保持购买力,比如独立战争后北方几个州自己发行的货币、俄国到1924年仍在流通的某些沙皇卢布。黄金,以及其他的贵金属,历史上从来捆不住过度负债的政府。要防止政府的弊端,人们需要想其他的办法。黄金只是个掩人耳目的玩意儿罢了。要知道,美国历史上的黄金主义者和白银主义者,不过是因派系的不同而互相撕咬,而实际金银比价的大幅波动,他们都视而不见。

我对任何鼓吹金本位的人,对任何鼓吹黄金做为首选的财富储存形态的人都不屑一顾。在金本位条件下,不控制黄金输入输出,一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会全部失效,这一国际货币制度早已被证明代价高昂,严重威胁各民族国家的生存,而且黄金从来就没有被自由输出过;控制,则黄金存在的根本意义便失去了,一国政府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信用发行“结算券”,为何一定要与黄金挂钩?如果我们完全忘掉黄金,我们的境况会好很多,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会少掉很多的麻烦。幸亏我们已经基本上忘掉白银了,没谁谁再拿着白银当令箭。

现在黄金已在高位,我在三年半之前就做出了黄金长期看涨的判断,黄金做为一种避险资产的长周期上涨,与美元资产看跌以及世界性的通胀压力相关。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回到黄金本位的时代?我们还能回得去么?到底都是谁手中持有黄金?黄金的主要持有者,是否想将其拿来结算,架空美元?美元破产了,黄金大行其道,我们万亿外汇储备中的大部分也就玩完了,还是现在当机立断去抢购黄金?国际结算改用黄金之后,是怎么样一种情景,中国出口结售汇全部改为结售黄金?我们卖低买高,为的就是黄金主义的“正义感”么?我还有一个新提议,不动产大涨,很避险,全部拿来证券化,大家以后发工资都改发不动产券好了。大家多用脑袋想想,阴谋论者和黄金主义者们,到底想干什么?

最后评价一下LZ。LZ行文缺乏明淅的演绎推理,动辄摆一大堆的关联性很差的事实,或者根据自己的情绪喊一些政治正确的口号,实际观点却很散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5 14:22:1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4:27:00
以下是引用cmos60在2007-10-5 11:04:00的发言:

说你对发行准备的理解吧,如果你真的熟悉这个领域的话。

几本书,最关键的是小书,西方社会有多么的先进和发达,连正史都没有,差的不仅仅是官方的地位和权威性,差距更大的是质量和篇幅。中国的正史问题很多,西方象这样水平的历史记录没有,有的只是教科书和私人编篡。

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观念,西方有很多创新之处,但是初学者很容易象你这样,以为自己能够说清楚1929年和1997年危机,拿自己读过的书,包括其中不求甚解的想法,没有史料依据的私人记忆来否定别人的提法,而且只关注这些。我们看这些,一扫而过,大致知道他这种说法的出处和依据,而你只知道你看过的那几本,稍有差异就跳出来叫唤。

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讨论一下对1929年和1997年危机的认识,有多少代表性的说法,你自己的理解如何,问题在哪里?

货币问题远比你想象的复杂,比如金属货币和纸币同时流通的情形,西方总结出一个所谓金匠法则,这个法则依据的是什么样的历史经验,有没有例外?中国的历史情况又是怎么样,为什么会有不同?

至于逻辑思维,只能说你本科不是学理的,而且你在中国考不上好的大学:)

很好很好,LZ很强大,所以对宋鸿宾顶礼膜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4:32:00
以下是引用cmos60在2007-10-5 11:04:00的发言:

说你对发行准备的理解吧,如果你真的熟悉这个领域的话。

几本书,最关键的是小书,西方社会有多么的先进和发达,连正史都没有,差的不仅仅是官方的地位和权威性,差距更大的是质量和篇幅。中国的正史问题很多,西方象这样水平的历史记录没有,有的只是教科书和私人编篡。

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观念,西方有很多创新之处,但是初学者很容易象你这样,以为自己能够说清楚1929年和1997年危机,拿自己读过的书,包括其中不求甚解的想法,没有史料依据的私人记忆来否定别人的提法,而且只关注这些。我们看这些,一扫而过,大致知道他这种说法的出处和依据,而你只知道你看过的那几本,稍有差异就跳出来叫唤。

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讨论一下对1929年和1997年危机的认识,有多少代表性的说法,你自己的理解如何,问题在哪里?

货币问题远比你想象的复杂,比如金属货币和纸币同时流通的情形,西方总结出一个所谓金匠法则,这个法则依据的是什么样的历史经验,有没有例外?中国的历史情况又是怎么样,为什么会有不同?

至于逻辑思维,只能说你本科不是学理的,而且你在中国考不上好的大学:)

楼主,很好,很强大,尤其是最后一句,还在末位加了个笑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4:52:00
以下是引用wesker1999在2007-10-5 14:32:00的发言:

楼主,很好,很强大,尤其是最后一句,还在末位加了个笑脸...

你也很强大呀,mm、笑脸,咋我都发现不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5:06:00

论述一件事情,有理论,更有历史发展的脉络。比如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即包含了历史也是对理论的高度概括。准备和储备搞不清楚,货币发展的一般,主线和个别情形分不清楚,不要为自己的错误开脱,一个误用的范畴和解释能够反映很多事情。

重复我的话干吗呢,贴到自己脑门上吧,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啊。

对于你的话:“我对任何鼓吹金本位的人,对任何鼓吹黄金做为首选的财富储存形态的人都不屑一顾。”

对于这种话,真是很佩服这些人的无知……黄金在货币发展的历史上有其特定的地位,它是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货币实际购买力的一种很好的标志。金价短期内可能受多重因素影响,但是长期看来,黄金是比较稳定的,一种帮助货币实现价值尺度功能的参照物或者工具。正常条件下,没有人愿意储金,但是需要开放黄金窗口作为稳定币值的凭借。有这个窗口,货币价值波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这个窗口,一点风吹草动,货币无处可逃,打回原形,一堆废纸。

法定货币的价值不能凭空想象,一个美圆代表什么,一个人民币元代表什么,总需要对应一定的实物量,用实物量所表现出的价值量维系货币的价值/购买力。这种标杆不能选大豆或者小麦,这些商品的价格因技术条件变化有长期变动的趋势,黄金是不得已的选择。黄金对稳定货币的作用既是名义上的又是实质的,名义是规定含金量,实质上的是要开放黄金窗口。金本位的作用在于维护货币稳定,你总需要这样一个商品来维持,不用黄金用什么?如果没有规定实物量,通胀如脱缰野马也就不足为奇。价值尺度,金本位与储藏手段,储存财富是几个相互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但是从你的论述来看,你是一个也不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6:22:00

晕,你的这种骂战式的风格,让人感觉像吃了苍蝇。

你概念框架里面的那些东西,我没时间也没有兴趣。我第二篇帖子只是想尽量完整地阐述我的观点,离一篇严密阐述还很远,这一点我有自知之明。你可不可以把你的观点组织成一个有逻辑的东西再上场?当然我很后悔和你这种人讨论,希望我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请注意,这篇帖子里,完全是由于你言语的火气,导致了争论氛围的毒化。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攻击了宋鸿宾,一个骗子,一个抄袭者,一个阴谋论者,一个惯用小道消息来危言耸听的写手。而可以想见,你对于他的人品十分认同。

恕我做个小人,你的学校肯定没有我的学校好,但我并不觉得念个好大学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winston都懒得和你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6:46:00

不论宋鸿宾写书的本意是什么,通货膨胀是剥削的一种手段,没有人能够否认。如果不讨论通货膨胀,而抓住一些细节研究就没有意思了。

我原来以为,黄金之所以作为货币,是因为其储量和历史上曾经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张比较匹配。但是现在,随着经济活动的急速膨胀,黄金无疑已经不能够担负起货币的职能了。

但是,如果不是黄金,那么应该是什么来作为货币呢?楼上有说只要法律同意,黄金可以和任何数量货币挂钩。问题就在这里,怎么才能够保证法律规定的这个数量是合理的呢?这就为阴谋提供了空间了。金融家还没有能力制造世界范围的阴谋,他们本身之间的制衡也会排除这些可能,但是在一个较小范围内,阴谋是可能存在的。中国解放前夕的恶性通货膨胀我个人认为是国民政府的一个阴谋,尽管很拙劣。

在试图使货币发行量和经济活动相适应的过程中,希特勒尝试了一种易货制度,使货币发行与产品挂钩,但是随着纳粹政府垮台消失了。其实就像楼上说的,把货币与证券化的资产联系起来也未必不是一种办法。

至于老百姓现在很喜欢货币战争,本身只是说明了普通人对精英阶层的不信任,而正是那些精英们制定法律来规定黄金与任何数量货币挂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6:47:00

莫非楼主是哈佛的 ?

(哈尔滨佛教学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8:44:00

随便找本资本市场的书上也有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9:51:00
崇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20:06:00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20:50:00
《the Great game》和《currency war》都是近期刚看完的,各种争论和质疑好像最近比较多也比较热闹!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对待后者要用《三国演义》而非《三国志》的态度去品读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21:21:00

第一,我是我工程,不是学理的。第2,你能够在中国找到哪一所大学工程能够比帝国理工和墨尔本大学更好。尤其是土木工程~ 再加上我哪到OFFER 的,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新南威尔士,BATH。哪一所大学不是世界一流的?至于在中国,估计我上不了清华,北大。但是应该进的就是天津大学,或者武汉大学之类/

不好意思。你的大学也肯定没有我的好就是了。有种你就说明白你自己是什么大学毕业~~~~~~~~~~~~

至于1929年危机,我拜托你自己查查当时的贸易情况。尤其是关税保护方面的资料。SMOOT HAWLEY TARIFF BILL法案可以说是1929年引发危机的元凶,而不是股灾,当时的股灾根本没有这样的威力,关键问题是在于经济紧缩,并且直接引起世界贸易保护注意热潮。

至于1997年的问题,我直接建议你去看看当时东南亚的利率水平到什么地步,问题就很清楚了,尤其是泰国,经济的过度膨胀。基本上和墨西哥危机是同一个诱发因数。通过高利率吸收国际投资,最后导致货币本身被严重高估。

为什么在94 还是95年的时候,国际游资攻击德国却不成功?为什么当年SOROS选择通过法郎作为媒介卖空英镑呢?

至于说金本位,整个体系问题就已经出现是在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的情况下。要是一旦生产资料价格出现变动,后果会怎么样呢?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另外一个就是货币流动性,不管如何,过量的流动性总比缺乏流动性更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每一次的生产力革命之后,原本的货币制度都会因为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而需要变动.

今天和律师开会开了5个小时,回来居然就是看到某人继续人身攻击,还有毫无逻辑的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5 21:45:0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21:38:00
楼主发生方向性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21:43:00

美联储是私有银行怎么了?

在一个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时代,讨论所有权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22:32:00

我的本科是USTC,你的本科真的有我的好吗?

关于货币,没有哪篇文章或者学说比《资本论》论述的更透彻。

货币必须有它所对应的价值量,在此基础上它才能作为价值尺度去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简单的说,一个美圆代表什么?如果没有金银或者多少实物和它对应,它就是一张印钞机里吐出来的纸。单纯的靠政府强制或者武力推行在当今时代或许行的通,在过去存在贵金属流通的条件下,要么贬值,要么排挤出市场,当然也存在排挤良币的情形。历史上,为了推行纸币流通,增强纸币的信用,维护币值,才有了发行准备制度。但是在今天,人民已经淡忘贵金属的时候,货币的价值要用货币表示的国债来做准备,整个就是循环论证。

一个美圆代表什么,代表一个美圆的国债,至于今天这个美圆可以买到2升牛奶,明天这个美圆只能买到0.1升牛奶都不重要,货币本身已经失去了固有价值,失去了价值尺度,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功效。

人们没有选择,只能接受货币,只能接受通胀对财富的掠夺。

当然也有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济处于动荡之中,推行货币之初就没有规定货币的价值量,但是一直控制物价来保持货币的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22:35:00
从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多少,货币制度又根本改变了多少?美圆,世界主要货币什么时候和黄金脱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23:18:00

发现还是有必要普及一下什么叫价值尺度,或者说货币的基本职能。

用物理学的例子来做类比,货币好比是砝码,一个美圆相当于1克,它本身的价值/质量有规定性,其他商品的价值/质量和它相比较,进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质量的变动情况,好比称量的时候,放在天平的两端去称。比如得到这样的结果:大米价格这个月上涨了5%。

现在的状况是,货币本身的价值/质量没有了规定性,或者存在循环论证,1美圆等于1美圆的国债,相当于说一克等于一克,而不是1克等于4度一大气压时一升纯水的千分之一。导致的结果就是货币的价值/质量需要用一揽子商品去衡量,比如说CPI指数上升5%,含义是原来一揽子商品换1美圆,现在换1.05个美圆,货币从价值标准变成被决定的量,而且随时变动。这是彻头彻尾的本末倒置,我们的银行存款所对应的社会财富是什么,我们不知道,谜底在这些存款变成实物的时候才能揭开。

现实生活中,尺子会忽长忽短,称重用的称会不停的变化,这些是不是很可怕,但是在社会领域,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货币的价值尺度方面,就是这样经常的发生变动,尺子没有缩水,称没有缺斤短两,而你的财富每天都在消逝……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为什么能够存在,因为它符合利益集团,符合政策制订者的特殊需要……

至于货币为什么天然是金银,则可以写一篇论文。金银并不是价值量恒定不变的商品,但是相比其他商品,价值要稳定的多。能不能用一个笔记本电脑价值的几千几百分之一来规定,这其中涉及太多的偶然因素,所以只能用单一的初级产品的价值来作为货币价值的衡量。金银等贵金属成为货币价值尺度的依据也还有其历史和自然的原因:

1、人类早期活动可以接触到单质状态的金银

2、金银同其他物质相分离条件相对简单

3、金银柔软,便于分割,价值和质量呈严格比例关系

4、金银密度大,便于称量和鉴别

5、金银美观,甚至被赋予宗教和自然崇拜的含义,但是在早期生产中没有太多用途,只能作为装饰

6、金银的稀有,但又不罕见

金银作为货币的价值稳定器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现代的经济生活中,金银无论作为流通媒介还是价值尺度,已经为普通人所淡忘,但是金银作为货币价值的稳定器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几乎是各种相对中最为稳定的。

如果这些还不能使你明白,掏出你钱包中的100单位的货币,你问你自己,这个是什么?今天可能代表一打啤酒,明天可能只代表半打或者一瓶。如果有金银作为法定价值尺度,你可以告诉你自己,货币代表多少金银,啤酒对于金银的比价不会剧烈变动,这种信念可以让你在床上安然睡去,而不至于在醒来时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6 0:21:2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6 00:48:00

货币,国家,社会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赋予我们的,虽然,对于我们短暂的生命来说,这些现象或者范畴是与生俱来,自从我们开始学习认识外界的时候,作为天然存在或者先决条件灌输/强加到我们身上的,在我们生命消逝的时候,可能也不会看到这些范畴走向历史性的消亡。

但是这些决不是天然的,万世不易的,或者被超自然的力量掌控,悬挂在我们头上的。任何社会科学的范畴和现象有它的本质,内在的发展演变的规律,可以观察和了解的历史,我们与其说在其无所不能的力量统治之下,不如说我们的服从也赋予了它们力量。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没有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和遵循,那么它们就是虚空,但是这样我们的生活未必会变的更好。

人们是和这些社会观念和范畴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些范畴集合的历程也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历史,人和历史的相互作用关系,似乎比人和国家观念/范畴相互作用的关系更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

两个人之间有相互帮助和交往,最简单的社会关系,随着人数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国家、社会、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层层累加,仿佛一张大幕垂落在我们的面前,从一开始,我们就被告之,这一切是天经地义的,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好比说货币就是财富的象征,虽然没有人告诉你货币实际代表的财富是什么,他们会对你说,你可以用钱去买到糖,这就证明了一切。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只不过生活在MATRIX中,生活在我们自己构筑的,束缚自己思想和认识,掩盖事物本质的一切一切的幻象中。把这一切作为虚无未必是福,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大胆质疑,认真的考察周围的一切,发现和了解社会,也从中审视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6 16:01:00

彻底的排斥阴谋论的无非两种情况:

1.涉世不深者 2.既得利益者

说货币战争是金融学界的达芬奇密码固然不假,说其只是拼凑一些国外阴谋论者的观点可能也确有其事,但不可辩驳的是,这本书可以提供给许多人另外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其实这种所谓的阴谋论在主流学术圈也是有市场的,斯蒂格利茨和蒙代尔都有过一些类似的观点,但因为他们的地位和更讲究证据的秉性,说得不会太直接,也不会象宋一样很多可能缘于自己的想象

有人提到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才有发言权,那么有一本书可以看看,日本人写的<金融战败>,我记得里面有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你没有什么证据指责美国在操纵一些事情,但在事后把一些发生的事情串起来进行验证,却很难否认这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9 13:50:00

 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9 13:53: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9 13:57:00

没想到何新的信徒这么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9 13:57:4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9 15:59:00
美联储是“私有化”的中央银行,但是它只能保管“钱”,它只是起着一个金库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9 16:14:00

这么说吧,有哪个私人或者团体从私营的美联储谋取到了个人利益?

美联储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付息的有价证券和无息的银行准备金之间的差额,而其收益又几乎都交给了财政的,弄清了这点,央行私有,又有何不可?

深得欧洲人(准确说是荷兰人)商业文化精髓的美国人,没那么笨,眼看着公共财富被人侵吞而不吭声,事实上美联储之所以被分为十几个区,好像本身就是地区间利益制衡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9 18:22:41
cmos60 发表于 2007-10-5 22:32
我的本科是USTC,你的本科真的有我的好吗?
关于货币,没有哪篇文章或者学说比《资本论》论述的更透彻。
...
从学科和学校水平而言,lz的USTC和winston1986的帝国理工都优于清华北大(墨尔本大学的civil engineering不了解),不过从本科生的质量而言,清华北大基本上可以说优于全世界任何一所大学,因为它们拥有***的选拔优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9 18:29:17
cmos60 发表于 2007-10-5 23:18
发现还是有必要普及一下什么叫价值尺度,或者说货币的基本职能。
用物理学的例子来做类比,货币好比是砝码 ...
金银的购买力也是不断波动的。纸币的问题在于只是数字,而非实体。虚拟货币更是。
金银在作为货币的时候,也无法用其他手段来度量。这才是货币的本质。纸币也一样,变化的不是纸币本身,而是由于商品供需的变化导致其对应纸币的价值发生变化。对金银,对纸币都是一样的。纸币有超发的问题,大航海时代之后也一样有白银超发的问题。货币不过是人为规定的一般等价物,最终其实都是数字,这个在银元、铜板的时候就已经显示了这一趋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9 20:13:06
长知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