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270 1
2013-05-31

深受教育、文化影响的人在适应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要点、原则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有缘人。芹意啦:) )
缘起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年级组组长是一个老年黑胖子,一看就是典型的阿谀奉承之辈,经常公然在年级会上,对校长吹捧溜须,转脸就对任课老师们吹胡子瞪眼的不假辞色。由于我们语文老师生病,他曾经代过我们几次语文课,他讲的课还行,就是老是一幅老朽模样的臭显摆。有一次,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扯到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去了。他说,他女儿是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单位同一批入职的新人,大都是我国一流大学的高材生,她压力非常大。他安慰他女儿说,不要着急、不要胆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搞好人际关系,等个一两年,他们很多人就会不如你。果然两年以后,那批优秀的新人大都平庸、自废了,他女儿倒成了小小的领导,居然还领导着几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说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整一幅小人得志的嘴脸,令人厌恶之极,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为优秀的辛辛学子适应社会做点什么。  由于机缘巧合,最近十几年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形形色色各种各样优秀的学子,他们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更符合理想中的好人,在现实处境却非常不如人意,还有一部分人走到极端,人生十分悲惨。  



        第一个震撼我心人是袁斌,1998年10月28号他协同妻子徐梅在飞向仰光的国际航线,劫持飞机到台湾,成了叛国者一样。据说袁斌26岁就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机长,是史无前例的最年轻的机长,劫机的动机的确如新闻报导是因房子的事情,为房子的事情,机长们、驾驶员们有组织的与有关部门进行过多次的沟通、斗争都没有什么效果。不曾想,袁斌想离开令他羞愤、恼恨的环境,做出了劫机的事。 袁斌在台湾刚落地不久,据说这边房子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解他和这些事的人们,都很为他痛惜,唏嘘不已。  


       第二个人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人,大约是1999年,民航管财务的一个年轻人在潜逃四年后,春节前后在家里被捕,他女儿还在学龄前。原因是他违背财务规则挪用上千万元钱借给同学,而同学销声匿迹了。在他们同学聚会时,他的一个做生意的同学了解到他的具体情况,开始只是借几十万应急周转几天,很快就还上了,几次往复后,借款开始长到上百万,也能及时还上。这期间,借钱者多次要给他好处,他都拒绝了,最后他同学不声不响的好像买了辆红色的夏利让他用,他也曾经开到办公室那么一两次。后来一次,他同学借了两百万,据说是赔了钱,无法还上,再后来他同学说他找到一个好项目,需要短期投资一千多万,很短时间就可以回本并且赚回几百万,给他分析的头头是道,最终他又挪用了公款给他同学,他同学自从拿到最后一笔钱后,就销声匿迹了。这时候他才明白,他被骗了,为了不入牢狱,他逃亡了,四年都没敢与家里联系,第四年春节实在太想念家人,刚到家,就被监看多年的警察抓住,锒铛入狱。  


        第三个人是与我共事一年多的同事,他二十多年的经历那叫一个跌宕起伏。他在中学化学、数学好像都拿过全国的奥林匹克竞赛奖。大学本科他在他所属省的第一高校读书,具体专业不太清楚,本科毕业前还拿到了自考英国文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本科时,他还自修了计算机,无论是使用计算机还是编程都十分出色。本科毕业后到北京高校读研,专业好像是风险预警,读研期间曾经是伯克利分校选定的交换生候选人,因其考虑到可能以后要留在那里工作,而他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要照顾长辈,拒绝了。研究生期间曾经作为三个参与人之一,参加了国家风险预测分析项目,好像是与98年的特大洪涝有关。在研究生期间他一直忙于学习、科研以及导师交给他的各种项目。毕业分配前夕还一直忙于一个项目,导师曾一再申明他毕业工作的事情不用他操心,导师会安排好的。直到还有一周的时间,他的档案就要依惯例:没有接收单位,就要打回原籍人事部门,他才只知道,他导师压根就没有给他联系任何工作单位,据说那段时间,他导师一直在忙,那几天好像还出国了。那个时间各个机构的招聘早都定下来了,他只好自己急匆匆找单位,当时有英美日在京企业可供他选择,他也投了简历,他投简历的单位也都有意向接受他,而且薪水给的相当高。他同时还投了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电力企业,他承诺尽力为企业服务,企业老总也承诺:他有多大能力,就给他多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爱国情结,他选择了去电力企业。他在电力企业工作了大概两三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为我国电力的信息化着实出了把力。在这期间,他发现老总的众多舞弊行为,很是愤慨,对其落后的管理也颇有微词,老总开始给他穿小鞋。他在同学以及原来其他共过事的教授们的帮助下,决定去社科院继续深造,导师都找好了,他还为他的新导师出国访问发言写过英文演讲稿,后来还被一字不动得使用并公开发表,但最后却被莫名其妙的理由推拒了。我曾经好奇的问他,他研究生导师是真的因为忙,太专注把他就业的事给耽误了吗?他说,怎么会?问题出在平时,他和他的导师有时候在研究上意见不合时,他往往会据理力争。他导师就同其他人说过,他不是十分听话。至于社科院的事,他的总结是,他在社会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心已经没有没出校园时单纯,这可能是导师最终回绝的原因吧。再后来,我们就各奔东西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直接联系过,前段时间辗转了解到:他和科学院的小师妹结婚了,房子早在2000年前就买了,儿子也已经上小学了,还是企业工作,他心态状态一直还很好。他不能人尽其才,真是令人惋惜,也许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为此买单,只是我们都不能量化估计罢啦。  


       第四是一批批优秀的人才都被用之如泥沙。在北京有一家还算比较有名的民营企业,其老总是从国家一个比较著名的国企高层出来的。“周扒皮”是他在国企时的下属们给他的外号。高玉宝笔下的周扒皮《半夜鸡叫》,最近据说作者自己说是为了艺术需要虚构的。这老总的周扒皮之名可是自己的实际行动赚来的----“还能请假就能来上班”、“只要迟到就要罚钱,不要说任何理由”等等,这种话几乎每次在他与下属开会都要反复重复的话。他自己开公司后,更是事无忌惮。他用人特别有一套,难点找高校、科学院、研究院的精英们兼职解决或者找等待签证的准技术移民的精英们较高薪解决,大批底薪雇用刚毕业的外地学生,想方设法让他们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精力换工作,只有绝对听话或者绝对纯真无邪的相信他的人才能免于他的对其尊严、人格的欺压,在他的公司里涉世未深而又有所坚持的人,最终走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在薪水、尊严、人格上都被扒层皮。这么多人被骗、北欺压、侮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选用的中高层大都比他还黑。我比较了解的一个副总,革命老区的穷苦出身,是个做高校图书馆电子化业务出身的人,学历,图书馆专业研究生毕业,也曾经写过代码,后来做业务,逐渐把他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到如何对付人上了。真是应了“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他基本上能十分准确得揣摩到老总的意思,并指挥他控制的手下人来完成,偶尔也对明白人亲自动手,会流着鳄鱼泪说,“斯人无罪,怀壁其罪,你知道的太多了。”一直宣扬“要撒谎,就要撒的让自己都相信,连自己都会被感动得痛哭流涕。”  


       第五个人是一个从航天部出来的博士,原本在航天部专管卫星的定姿模块,被朋友忽悠出来,成为朋友控股的车辆自导航公司空降技术总监,后硬生生被公司总经理的小情人挤走。那小情人仅高中毕业,无论是身材还是相貌都只能勉强算一般,穿衣、化妆能力技巧也都一般,貌似她也不怎么在这方面下功夫,智力一般,主要是胆子大,不向任何人掩饰、避讳她是总经理情人的事实,还有一点,唯总经理是从,技术总监终于在她花样百出招数下坚持了一年多,去了其他公司。  


       第六个人是俗套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人。某国家直属机关,为一新成立的一个部门曾一起招聘了三个技术人才。其直属领导是不久前从其直属地方机关调上来的,据说其夫妻一块调上来。其夫妻俩同属此行业的技术骨干,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专心技术、以办公室为家,把地方局技术、业务做的风生水起,在全国都遥遥领先,被某一总理夫人视察时发现,后来直调上来负责全国这方面的工作。据说一段时间后只有一个无论是技术还是智力、人品最差的人留了下来,其他两个人都走了。这个留下的人,有过接触,此人对领导唯唯诺诺,也许是他花了太多时间在为人做事上,技术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几年后,他终于独立出去,麾下也很有几个人,据说是其对下属的最基本前提要求就是唯他令是从,比他原来的领导有过之无不及,现在生活过的滋润无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31 13:26:43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植物都以其自身遗传功能保留了这种适应性,对于比较高等的动物,还通过言传身教把适应环境的能力教给下一代,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由教育、文化把这些适应能力更广泛更有力的传下去。但是很多教育和文化本身表达时都有前提条件,由于时间、空间的变化这前提条件或者不存在了,或者是变化了,这久需要教育文化的受教者能及时发现并能随机应变,然后才能真正的有益。譬如,我们说人要生存下去,要解决衣食住行问题,这个说法气体条件就是在地球的一般情况,这是没有大问题的,但是若是在太空生存,这无疑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问题是先解决压力、新陈代谢等更基础的问题,才能轮到衣食住行问题。
  要发现教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前提差异的办法是:尽早积极的参与生活,实事求是的感知生活、社会,实事求是的思考生活,实事求是的寻求解决的办法。
  人要适应社会,进而推动社会,主要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自身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进而还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问题,人与自然问题,套用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解决就好。

  作为个体的人是人类社会最小、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个人的活力是整个人类社会活力的根本源泉。个人要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生命的力量是最强大、最顽强的,有实验证明种子的力量是最大的,而作万物之灵的人类,其生命的力量具有更机动的强大。

  “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人作为大自然的生成物,其行为也本性的都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譬如懒惰、自私等都是人性这方面的冰山一角。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首先是尊重与你相处的人,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人,尊重他人是第一要点。对不能认同人,要知道“存在的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找到其合理性,要与其良性相处,进而取代他,推动社会更快的良性发展,就要先保留或者帮助他通过正当的途径实现其合理性。“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与人相处时,有矛盾时要统观全局,要分清轻重缓急,在很多时候都要或妥协或宽容。

  在了解了更多人的状况后,现在再回头看,我的生活到现在为止还是比较顺的,但是我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感到生活心情都举步维艰,当十分感觉困惑或困难的时候,我就用下面的三首诗给自己打气,最后面《脚步》作者忘记了,也没有查到。

  一、小溪,你说什么
  (作者:纪伯伦)
  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
  山涧里流淌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
  生活并非安逸,
  它是思念和希冀。
  死亡并非哀歌,
  它是失望与憔悴。
  智者并不在于言词,
  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匿。
  伟人并不在于高位,
  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高尚并不与先辈同义,
  多少贤者成了先辈刀下鬼!
  锁链并不象征卑贱,
  它可能比项链更加珍贵。
  华服并不代表安适,
  天堂建在美好的心灵里。
  炼狱并不限于酷刑,
  内心的空虚是真正的炼狱。
  田产不会永远闪耀金光,
  多少富豪如今在颠沛流离!
  贫穷不意味着低微,
  世上财宝来自粗食布衣。
  美丽并不在于容貌,
  俊雅是心灵闪射出的光辉。
  完满的成就并不专属尊贵,
  某些罪恶也许能带来恩惠。
  这就是小溪道出的话语,
  她让左右岩石听个仔细。
  小溪吐露的一番衷曲,
  或许归于大海的秘密。

  二、既然
  (作者:徐敬亚)
  既然
  前不见岸
  后已远离了岸
  既然
  能托起安眠的礁石
  已沉入海底
  既然
  脚下踏着波澜
  又注定终生恋着波澜
  那么
  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三、脚步

  就这样一步一步
  走过了世上多少路
  留下了一个个足迹
  洒下了一滴滴汗珠

  或许走完这一步
  就有一个美妙的归处
  或许迈出这一步
  就开始了一个艰辛的旅途

  不要祈求踏出的每一步
  都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只要这样一步一步不停的走下去
  总会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感谢


  参加了2008年邹恒甫先生主办的中国高等研究院“哲学青年才俊班”的学习后,我“打通人生的任督二脉”,又接着去听了冯波先生、吕宏先生的物理普及课,受益良多。深刻体验了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曾经较长时间阻塞在“学校教育与适应现实社会的平衡点在哪里?辛辛学子适应社会、推动社会的法则是什么?”是这两位先生沉静而激昂的言行,给了我上面的两个问题有解的信心。感谢冯波先生、吕宏先生,以及所有我跟踪察看的每一位网友!还要感谢给予我帮助或善意的人们!是你们的言行给予我力量和条件,让我了解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真实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 20:54:55
我仔细考虑下,《打通人生的任督二脉》上面文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应该放在前面。为了方面理解,贴在下面: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13501-1-1.html

打通人生的任督二脉


一、发现问题



初一时学校放农忙假,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高尔基的小说《在人间》,其中有关小高尔基在其一个远亲叔叔家做学徒的部分令我印象深刻。其师傅的母亲、妻子之间经常因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使周围的人烦闷、苦恼不堪,这很像我的奶奶、妈妈、姑姑之间发生的一切。让人感到这些人的人生很没意思,连带辛苦勤奋的叔叔的人生也让人感到很苍白。我突然哀伤惊恐的意识到我及我周围的人生也同样苍白,但同时又充满了怀疑。
不久夜里通过半导体收音机收听中央广播电台的一个热线节目,一个青年男子伤心的叙述自己26岁的妻子刚自杀离去不久,他说他的妻子一帆风顺的读书、留校任教,忽然感到人生很没意义,在家里割腕自杀,他发现时她已经奄奄一息,他背起她送医院时,痛苦的询问她,这是为什么?她模模糊糊的回答他,说人生真没意思,不愿意再活下去,当时我就打了冷战,联想到自己,若是同样经历,极有可能是同样的选择,主持人与其别的对话,就全部没有听进去。
从此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如影相随,一直困扰着我。
随后发现现实生活中我们教育中所肯定的,尤其是歌颂的品性,在现实生活中实行的人,总是遇到各种各样困顿的境遇。这一问题也不时困扰着我。

二、分析问题


我试图从日常生活、文学作品、艺术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办法,不得要领。
我企图在宗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发现宗教对人生的意义认识很是悲观:佛教里的涅磐是信徒修炼的成果,其实目的是以此终止人生的轮回。基督教更是把人看成有原罪的,人生没有知情权,受苦受难是赎原罪,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纠葛更是令人反感的“逆来顺受”。
我还企图从历史、哲学中找到答案。得到的结果是人生的个体意义在于其的健康、快乐。要想个体健康,前提是能够生存,快乐是个体的情感体验,而所有的情感体验都是个体的体验的相对值,因此人类也就有着各种差异的错综复杂快乐体验,也就有了不同个体的感情共鸣现象。
个体的情感体验来源三个方面,一是个体的纯亲历的体验,二是历史文化风俗的沉积参照,三是上两者的体验的结合。
人类的文化最主要的部分还是人类种族的生存发展,人类一直共同歌颂的生命、爱情、力量、智慧、勤奋、勇敢全部围绕着人类的生存延续。人类文化共同唾弃的东西也主要是这些被唾弃的东西有碍于人类整体的生存延续。

三、解决问题



在自动化、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人类个体的生存问题空前的严重,更多的个体之间空前的需要合作,又空前的存在白炽化的竞争,于是矛盾凸现。
著名科学家霍金教授正指望恒星挽救人类---但是对地球的悲观已经超过他天生的乐观。
去年他在一个CNN的专访里谈到,如果人类希望能在接下来的200年幸存下来并且学习在太空生活,那么人类的未来将是光明的。
我认为霍金先生可能是单纯从人类生存资源上来说的,也许现在如此发达的信息技术正是解决此难题的一把钥匙,当今几乎可以集全世界人类的智慧来谋划,又可以及时传播各种信息,一个真正好的解决此问题方案可以及时让全世界知道、参与。
java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史,以及比尔.盖茨的所作所为,真是人类生存的福祉,这两者表明人类未来比较乐观。
作为个体的贴近整体的趋势才有可能更健康快乐。
更多的人在为生存所苦,为了活路而所做的一切也就没有什么可非议的,熬过这一段时间,也许凭着全世界的智慧,我们会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作为个人最好是能分清主次,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都抓住主要的,避免“螺蛳壳里做道场”,避免被“茶杯里的风波”所吞没。

结束语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生活规则才能适应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从而能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不断长大?这个问题在二十多年前在我心中一出现,就一直“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跟随、纠缠着我,终于在这个牛年的春节,我得到了自己较为满意的答案,从此可以摆脱她们的纠缠了。我愿意与更多的人分享我的答案,我的快乐!
最后祝大家天天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牛气冲天!
祝我们牛气冲天的共同载体:古老年轻的神州能够从此牛气冲天!
祝我们古老年轻的神州在短期内不能为世界的发展领头羊时,仍是世界发展方向纠偏的中流砥柱!

感谢



其实仔细分析我能够在今年春节得到困惑我二十多年问题的答案,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参加了2008年邹恒甫先生主办的中国高等研究院“哲学青年才俊班”的学习,除了徐明先生的“高等模态逻辑”只听了第一节课(我的知识储备不够,听不了),其余老师的课,虽然大部分时间迟到,但还是全部坚持听下来。感觉老师们的课组合成一个整体简直就是一个米勒实验的新思想发生器。几乎所有的课堂内容都给这个米勒实验添加创新、创造的各种原材料--知识,老师们不时出现的闪着智慧光芒的话就如同一道道闪电激发、点燃同学的激情、创造力。
无论我的结果是龙种还是跳蚤,对我都是莫大解脱。在此感谢邹恒甫先生、邓晓芒先生、丁四新先生、彭凯平先生、叶峰先生、程炼先生、徐明先生!
我要继承发扬你们为理想而奋战的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