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和某网友辩论了关注这本书的一些观点之后,还是让我忍不住去把这本书看完. 以前看的时候,只是翻了一下,就已经对于这本书阴谋论论调非常厌恶而扔到一边.不过还是有点忍不住去把这本书给看完.
还是从新就之前的一个关于Federal Reserve System说一些看法. 这里面作者似乎就偷换了一个概念,央行买入国债并持有,以此为抵押发出货币,而国债之偿还的资金来源来自于政府税收,因此FEB如果它是私有的话,说私有的银行白白的利用了taxpayer的税收.按照货币战争中所说的转移支付,这明显就是在偷换了概念.
根本上来说,按照金/银本位制度上来说,货币的发行是直接被受到黄金或者白银的产量,或者流入两.这是否就能避免通货膨胀,或者货币滥用呢?要是黄金产量,流入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或者因为生产资料价格上升(例如石油,有色金属)价格上升? 那样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数学好的人大家自己推算一下.或者利用货币供给学派的解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其次就是货币发行方面的问题,法币本身是依靠政府信用支撑的,这里面关键的地方,应该是货币不能够被滥造. 但是在正常经济情况下,没有一个政府会愚蠢的去滥造货币.
另外一个是关于货币战争里面叙述,金币,或者和黄金挂钩的货币.都会因为黄金的流入量而受到限制,这是难以持续的.而关于法币方面,首先法币的来源就是中央银行,而之后按照货币战争里面的说法,法币又作为税收支付给中央银行.按照这样的说法就说中央银行假如是私有的话就等于免费获享受税,这是不是存在一个问题呢? 从这里看,货币战争的理论逻辑似乎也难以成立.
从历史论据上说,这本书的历史使用似乎有点一塌糊涂.首先是罗斯柴尔德方面的问题,如果说一战和2战,到1930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这些都来源于他们的阴谋,那样NAZZ的崛起又怎么解释呢,这个家族会愚蠢的让自己NAZZ几乎把他们灭族吗?2战几乎把犹太人,和欧洲原本的银行业给完全摧毁了.
他鼓吹JEFFERSON 和JACLSON 这两任美国总统摧毁由Hamilton所建立的金融和银行体系.这所得到的赞美,未免有点很单纯的反金融制度的味道. 要是没有Hamilton建立起美国的金融体系,很怀疑美国能否度过建国初期政府财政极端短缺的问题.但是根据资料的记载,由美国最初期发发行的大陆法币得到评价not worth a continental,金融制度极其混乱,到1794年美国政府已经能够在欧洲市场获得最高信用等级,用Talleyrand的话,这个国家正在高速发展,没有人会怀疑它的偿付能力。完全可以说美国的发展,Hamilton功不可没。
而相反,他所鼓吹的JEFFERSON 和JACLSON, 他们的想法,SMALL IS GOOD,观点,显然难以是错误的。尤其是JACLSON当总统之后,其理论总体上是一团糟的,实践上相当不成功,在其执政后,破坏了刚刚建立起来的运转良好的美国金融信用流转网络,使得很多美国企业不能进行必要的资金周转,却在书中简单的因为“反对银行家”而受到褒扬。到整个19世纪,美国金融制度方面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和金融危机。都可以说JEFFERSON 主义者功不可没。
书中的论调,和之前我在和某网友辩论所说的一本书《美元的堕落》语调几乎相同,只要是反对金本位制度的一概加以批判,不过,美元的堕落没有阴谋论色彩,而且没有那么多硬伤,相对而言批判比较难。但是货币战争里面,有一个和他主论调不太符合,但是符合批判银行家需要的赞美AMERICAN CIVIL WAR之前的大陆法币。可是specie circular所制造的经济大萧条对整个美国工业的打击,大家去看美国历史就知道了。
至于书中所说的阴谋论论调,就已经不想去说了。
不过很奇怪,货币战争这本书应该说是很左的,却又和最右的哈耶克观点不谋而合
个人对于金本位制度的看法,黄金作为流通媒介,到货币和黄金挂钩,都是历史上特别时期的产物,并不具有某种先天的优势或合法性,当金本位妨碍了实际经济的发展的时候,就必须将它废除。
应该说,一定程度上的流动性过剩,远远要比流动性不足更好。还有那些已经被说烂的。货币是一种既可流动作为交易媒介,又可贮藏作为一种资产维系价值的索取权凭证,它可以创造,并通过资本主义式的生产体系刺激生产的发展,前提是这种货币不被滥造,还有就是信用体系的维持。
要是你死活要搬出马克思的《资本论》出来,那我没有办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8 17:58:0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