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745 19
2007-10-08

在前几天和某网友辩论了关注这本书的一些观点之后,还是让我忍不住去把这本书看完. 以前看的时候,只是翻了一下,就已经对于这本书阴谋论论调非常厌恶而扔到一边.不过还是有点忍不住去把这本书给看完.

还是从新就之前的一个关于Federal Reserve System说一些看法. 这里面作者似乎就偷换了一个概念,央行买入国债并持有,以此为抵押发出货币,而国债之偿还的资金来源来自于政府税收,因此FEB如果它是私有的话,说私有的银行白白的利用了taxpayer的税收.按照货币战争中所说的转移支付,这明显就是在偷换了概念.

根本上来说,按照金/银本位制度上来说,货币的发行是直接被受到黄金或者白银的产量,或者流入两.这是否就能避免通货膨胀,或者货币滥用呢?要是黄金产量,流入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或者因为生产资料价格上升(例如石油,有色金属)价格上升? 那样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数学好的人大家自己推算一下.或者利用货币供给学派的解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其次就是货币发行方面的问题,法币本身是依靠政府信用支撑的,这里面关键的地方,应该是货币不能够被滥造. 但是在正常经济情况下,没有一个政府会愚蠢的去滥造货币.

另外一个是关于货币战争里面叙述,金币,或者和黄金挂钩的货币.都会因为黄金的流入量而受到限制,这是难以持续的.而关于法币方面,首先法币的来源就是中央银行,而之后按照货币战争里面的说法,法币又作为税收支付给中央银行.按照这样的说法就说中央银行假如是私有的话就等于免费获享受税,这是不是存在一个问题呢? 从这里看,货币战争的理论逻辑似乎也难以成立.

从历史论据上说,这本书的历史使用似乎有点一塌糊涂.首先是罗斯柴尔德方面的问题,如果说一战和2,1930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这些都来源于他们的阴谋,那样NAZZ的崛起又怎么解释呢,这个家族会愚蠢的让自己NAZZ几乎把他们灭族吗?2战几乎把犹太人,和欧洲原本的银行业给完全摧毁了.

他鼓吹JEFFERSON JACLSON 这两任美国总统摧毁由Hamilton所建立的金融和银行体系.这所得到的赞美,未免有点很单纯的反金融制度的味道. 要是没有Hamilton建立起美国的金融体系,很怀疑美国能否度过建国初期政府财政极端短缺的问题.但是根据资料的记载,由美国最初期发发行的大陆法币得到评价not worth a continental,金融制度极其混乱,到1794年美国政府已经能够在欧洲市场获得最高信用等级,用Talleyrand的话,这个国家正在高速发展,没有人会怀疑它的偿付能力。完全可以说美国的发展,Hamilton功不可没。

而相反,他所鼓吹的JEFFERSON JACLSON 他们的想法,SMALL IS GOOD,观点,显然难以是错误的。尤其是JACLSON当总统之后,其理论总体上是一团糟的,实践上相当不成功,在其执政后,破坏了刚刚建立起来的运转良好的美国金融信用流转网络,使得很多美国企业不能进行必要的资金周转,却在书中简单的因为“反对银行家”而受到褒扬。到整个19世纪,美国金融制度方面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和金融危机。都可以说JEFFERSON 主义者功不可没。

书中的论调,和之前我在和某网友辩论所说的一本书《美元的堕落》语调几乎相同,只要是反对金本位制度的一概加以批判,不过,美元的堕落没有阴谋论色彩,而且没有那么多硬伤,相对而言批判比较难。但是货币战争里面,有一个和他主论调不太符合,但是符合批判银行家需要的赞美AMERICAN CIVIL WAR之前的大陆法币。可是specie circular所制造的经济大萧条对整个美国工业的打击,大家去看美国历史就知道了。

至于书中所说的阴谋论论调,就已经不想去说了。

不过很奇怪,货币战争这本书应该说是很左的,却又和最右的哈耶克观点不谋而合

个人对于金本位制度的看法,黄金作为流通媒介,到货币和黄金挂钩,都是历史上特别时期的产物,并不具有某种先天的优势或合法性,当金本位妨碍了实际经济的发展的时候,就必须将它废除。

应该说,一定程度上的流动性过剩,远远要比流动性不足更好。还有那些已经被说烂的。货币是一种既可流动作为交易媒介,又可贮藏作为一种资产维系价值的索取权凭证,它可以创造,并通过资本主义式的生产体系刺激生产的发展,前提是这种货币不被滥造,还有就是信用体系的维持。

要是你死活要搬出马克思的《资本论》出来,那我没有办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8 17:58:0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8 17:0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8 17:48:00

经济学里讲了出口过热和内需不足的原因,与发展经济学有关。可能是发展方式选择的问题,和国情也有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8 17:53:5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2 01:44:00
以下是引用princemlk在2007-10-8 17:05:00的发言:

如果你以为该书所持的论调仅仅是出于无知或偷换概念,那么“厌恶”的感觉自然会产生;然而事实上,它并非真是出于无知或恶意,而是出于作者某种固有的立场和情绪,使得他必然要鼓吹什么,也必然要贬低什么;正如当年爱迪生为了保住他所发明的直流电器对市场的占有,甚至不惜搬出当时最残酷的刑具——电椅来攻击交流电设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他并非真的反对交流电,而是要保住自己的直流电设备的市场,保住自己的利益,尽管方式过于保守;

同样,我想目前国际上众多持有和本书作者类似立场或者情绪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我说把他们聚集在一起是某种“立场”和“情绪”,是因为那并非是某种纯学术的“观点”;这种“立场”或者“情绪”,就是在以美欧为主导的全球化经济时代带来的今天,保持地区主义倾向,或者可以称之为“民族主义倾向”的一种“思潮”;其实这种思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只不过有着不同的思想作为武器,甚至就连美国自身在发展早期,也面临着来自英国“全球化”的威胁而采用了“门罗主义”;如果按照18世纪正在英国流行的自由经济主义观点,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只要也只有依靠它的农业,才能获得最持久也最稳定的发展,而至于工业品,只需向英国敞开市场就足够了;——幸好美国没有按照那样的观点去做,否则它今天充其量也就是同巴西一流的国家;这并不是说自由经济“不正确”,而是由于自由经济既然能创造强者,就必然能创造出依附于强者的附庸,而精明的民族善于利用这样的经济学把自己变为强者,而不是附庸;

同样的,该书的作者的真实意图也未见得是在攻击现代的国家货币制度,而是在面对和货币制度相关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为那些处在不利地位的地区和国家寻找到某种理论上的“同情”和“支持”,为了这个他们甚至可以把已经被历史淘汰了的金银本位制度也翻出来鼓吹一番;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清楚:信用货币取代金属货币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美欧在“货币战争”所取得的优势,而宁愿把仇恨转移到了“货币制度”本身上来了;

我倒是认为,那实在是有些可悲的;因此在这里没有必要讨论现代货币制度的功过是非了,问题的关键似乎是:处于后发的国家,如何在货币制度的竞争上也能胜出?——但我认为,实在很难说是货币制度上存在优劣之分,不如说是国与国之间,在整体经济实力,以及由此实力而带来的信用程度上的优劣程度罢了;很多人指责日本的经济衰退是广场协议的直接后果,我倒认为,日本在当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出口和投资过热以及内需相对不足的严重问题,至于那巨额的外币储备,假设真的是以黄金或者白银为形体的“硬通货币”形式完全地融入到了日本市场(不在是“外币”,而是真金白银),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日元升值,甚至就连广场协议本身也都无须再有了,过量的“真金白银”很快就会被境内或境外的投机家以炒作地产的方式直接虏走;仅仅是由于美元和日元的参与,才使得人们误以为都是它们惹的祸,其实并非如此;

现有的经济学似乎只是教会你如何变的强大,却没有教给你如何在同比你更强大的国家之间的竞争当中胜出;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一旦失去了丰富的海外殖民地作为原料产地和完全开放的市场,便一蹶不振,而像日本这样的后起强国有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美国的缘由;经济学里没有向后起的国家(象日本,中国)解释如何去有效地避免出口过热和内需不足,也没有解释如何避免过热的投资以及非理性的投资,更没有解释如何很好地缓和经济泡沫的消失——而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信用货币在直接进行参与;所以当后发国家面临这诸多的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会误以为,或者宁可以为——那不是国与国之间真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仅仅是“货币本身之间的较量”;

不知道你读过李斯特的书没有,这里面其实也一定程度解释了后法国家如何变强大. 至于关于重商主义和工业主义方面,很难说.正如我之前所强调的,汉密尔顿对美国所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一直被后世的左派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所批判,但是历史却恰恰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把美国经济发展史和李斯特思维所比较一下,你会发现很多相似之处.

至于资本论,说实话.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运作这一个经济体系可以成功的,失败的例子倒不少. 或者这样说,这理论还只是停留在数学上可行而已.

我也同意有类似立场的人,不是少数,可是我倒是希望他们清楚货币制度的运作不是这么一回事.

至于这篇文章的历史硬伤,我就不去评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7 19:14:00

转载:由储备黄金问题到财富观,金钱观.价值观(龙图腾网友)

http://www.1911.cn/bbs/dispbbs.asp?BoardID=5&ID=58889&replyID=&skin=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8 00:29:00

政府是什么?你相信它,你服从它才有政府,它的力量来自每个人的服从,至于谁执掌它,那就更是靠运气了……

引用你说的:

其次就是货币发行方面的问题,法币本身是依靠政府信用支撑的,这里面关键的地方,应该是货币不能够被滥造. 但是在正常经济情况下,没有一个政府会愚蠢的去滥造货币.

你立论就立在对政府的信赖上,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一切坚固,看似永恒不变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政府从来是暂时的和历史的。历史上,中国的老百姓很聪明,信任有金银准备的货币超过发行货币的政府。所以,多收了三五斗里,农民不愿意要中央银行的钞票,宁愿要中国银行的钞票。政府会破产,通胀,滥发钞票,贬值,政府的信用从来是相对的,你想靠政府自我约束那等于异想天开。

另外,相关联的一个问题就是民主,认为民主的方式能够找到正确的人纯属无知,民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带有相对的正当性,但是与正确并无一一对应关系。不能因为某个人是民选的,他就一定正确,但是可以说他具备特定意识形态下的正当性。

民主最关键的是程序,但是民主程序的产生从来是不民主的,民主本身就带有少数人独裁的胎记。从这个意义上看,任何民主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民主和今日美国的选举团并无本质区别,而且他们之间有一定的承袭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任何道理信任美国的政府,相信它不会滥发钞票,相信它不会侵害老百姓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