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ding2005 发表于 2013-6-9 10:14 
其实上列作品都是文集,随笔与学术文章故意混杂着出版。2010年以前的作品,我自己认为值得读的是《经济学思 ...
汪教授,您好!我对“官僚化”和“批判性思维”这两个问题比较感兴
趣。下面是我的浅见,请您指正。
1.ZF组织采用官僚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官僚制具有不断僵化的趋势
(见唐斯《官僚制内幕》)。
1.1ZF的官僚化,应该主要是指官僚制的不断僵化过程。社会的官僚化
,应该是指ZF范围的扩大,并不断僵化。
1.2官僚化的根源在于宪法规定的权力结构。改革开放前,民众(人民
)普遍具有较大的实际政治权力,但没有把政治权力有效的制度化。改
革开放后,根据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中央ZF具有最高名义政
治权力。 然而实际的政治权力在各部委和地方ZF。这主要是由中央-地
方、中央-部委层级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信息不对称所致。中央难以有效
监察各部委和地方ZF。同时,人民缺乏有效的政治权力,以监察或制
约部委或地方ZF。
1.3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各层级中的政治人都是向上负责,为了晋
升并规避风险,评价指标化(论文数量信息容易证实,而质量信息难以
证实)和组织官僚化(按章办事)也会越来越严重。
1.4中国大学组织各层级也是向上负责,指标化和官僚化难以避免。
1.4.1当教育和科研产出成为晋升的手段时,大学目标必然扭曲。大学
较少对学生(家长)负责,较少对社会负责。结果社会整体难以有效进
行知识创造和积累。
1.5此外,在这样一个大的权力结构框架下,中央为了加强对部委和地
方的控制,普遍采用项目制。结果,官僚化和腐败加剧。公共服务不
足或扭曲。
1.6在给定这样的权力结构框架下,三分之一定律可能未必起到关键性
作用。框架中的弱权力群体,难以有效集体行动,来反抗坏制度。
1.7虽然人人自私,但是会有“上帝”出来的。
1.7.1大脑神经元也是各个自私。神经元网络为什么会涌现出自我意识
呢?自我意识的出现应该会增加个体存在的稳定性。
1.7.2相对应的,社会成员人人自私,社会网络也会涌现出社会的自我
意识。社会意识(例如有意识的制度设计等)的出现应该会增加社会存在的稳定性。
1.7.2.1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应该包括社会存在何以稳定的问题。
2.思维(或思考)的本质是探索(或搜索)。针对一个问题,应该探索
各种可能的解决思路,此即探索。应试教育的弊病是,灌输特定的解决
思路(思维习惯),而没有从问题开始,缺乏探索精神。学生也习惯于
接受灌输,而缺乏反思、批判意识。而提倡批判性思维,应该属于矫枉
过正,以希望不要被思维习惯所束缚。
3.补充说明,以上个人浅见,缺乏论证,多为断言。请您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