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17808 114
2013-06-09
热烈欢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丁丁教授6月18日15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
大家现在可以在下面回复提问。
提问请前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482459-1-1.html
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PS: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6-9 09:26:31
汪丁丁,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现任职务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
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研究范围
经济学思想史
制度分析基础
行为经济学
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
演化社会科学——演化认识论与演化道德哲学

教育背景
1981年获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学位;
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与系统科学”理学硕士学位;
1985年赴美国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访问研究,1986年转入夏威夷大学经济系博士班;
1990年获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1993年美国东西方文化中心“东亚经济发展,文化与制度变迁”项目研究员;
1991-1996年任教于香港大学经济系;
1996年赴德国杜依斯堡Gerhard-Mercator大学任客座研究员;
1997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3年至今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及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2008年至今任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2004年至今《新政治经济学评论》主编;
1999-2009年《财经》学术顾问,2010年至今《新世纪周刊》及“财新传媒”学术顾问。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9 09:27:01
主要著作与文集
1. 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永远的徘徊,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5
3. 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6
4. 回家的路--经济学家的思想轨迹,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8
5. 走向边缘:经济学家的人文意识,三联书店出版2000
6. 直面现象: 经济学家的实然世界,三联书店出版2000
7.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汪丁丁论网络经济,鹭江出版社2000
8. 记住未来:经济学家的知识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 风的颜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 永远徘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1. 自由与秩序——中国学者的观点,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2
12. 幽灵自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3. 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4. 知识印象,中信出版社2003
15. 海的寓言,中信出版社2003
16. 我思考的经济学,三联书店出版1997
17. 在市场里交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 寻找麦田,中信出版社2004
19. 麦田里的歌,中信出版社2004
20. 企业的权力结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21. 寻路问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2. 情境笔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3. 制度经济学三人谈——经济学对话系列,与韦森、姚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4. 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社会思想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5. 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6. 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7. 经济学3人谈 与叶航,罗卫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8.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9. 盘旋的思想,三联书店出版,2009
30. 串接的叙事,三联书店出版,2009
31. 影子对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2. 新政治经济学评论,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33. 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美)拉切奇尼(Rust-ichini,A.),(美)格林切尔(Glimcher,P.)译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9 10:14:04
其实上列作品都是文集,随笔与学术文章故意混杂着出版。2010年以前的作品,我自己认为值得读的是《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和三联书店的两本文集《串接的叙事》与《盘旋的思想》。2010年以来我出版的学术著作是《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今年8月还将出版《新政治经济学讲义:正义问题》。
既然是在线交谈,平等对话,为了改善对话的水平,我也提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
1)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借阅图书数量为排序评选的2012年最佳读者,是谁?为什么是一位经济学家?为什么不是学生?
2)现在不读书的大学生,不仅在数量上而且毕业之后成功(请定义)的概率(请提出测度方法),都已超过了在大学里苦苦读书的大学生。为什么?
3)在家长督促下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课程,终于从大学毕业之后,这些毕业生生活得怎样?他们对自己的大学时代满意吗?最不满意哪些方面?
4)那些确实希望自己孩子将来幸福的家长,为什么让自己的孩子选择了错误的学习路线?不仅家长短视,而且,为什么教师也短视?我们怎样描述幸福?真正幸福的人生由那些维度构成?在幸福各维度里最关键的是哪一维度?
5)ZF的官僚化,人人皆知,也可以理解。可是,中国社会的官僚化为何始于2003年?随着整个社会的官僚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管理也迅速官僚化,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评价,都有定量的指标,学术期刊沦为官僚化指标体系的奴仆(要么是西方学术殖民地要么是争夺版面的腐败)。为什么不能集体反抗这样的坏制度?是“三分之一定律”的作用?人人自私,会有“上帝”站出来为大家谋福利吗?6)什么是“政治”?哪一位经济学的学生读过阿伦特的《The Life of the Mind》?什么是“批判性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9 13:03:44
我想问一下汪教授,如何看待现在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经济学在解释社会现实中的诸多弊端,比如道德的沦丧、伦理的缺失。我们知道,最早经济学是由伦理学演化而来,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也认为“人道、公正、慷慨大方、和热心公益是最有益于他人的品质。然而,现在的经济学研究变成了以最大化个人效用为单一动机的“工程学”研究,逐渐失去了其伦理学的基础。您认为,现在社会,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是否有必要将伦理、道德等因素重新加入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使经济学成为研究人的社会行为、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9 13:09:10
dingding2005 发表于 2013-6-9 10:14
其实上列作品都是文集,随笔与学术文章故意混杂着出版。2010年以来我出版的学术著作是《行为经济学讲义:演 ...
教授您好,请问如科斯这样的天才是如何培养开放的思维方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