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szyz 发表于 2013-6-12 17:30 
俺说的问题也是个问题把,而且在目前的体制下,大家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才会有贫富的区别,才有 ...
市场经济必然造成两极分化,因为它是优胜劣汰的,而行政垄断加剧了这种两极分化,这是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就是ZF的税收分配,它是“劫富济贫”性质的,就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带来的问题,可惜我国党政决策者首先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三公消费就是明证。三公消费花费了大量财政收入,为什么国考热?是人们都立志当人民的公仆吗?NO!是因为可以享受三公消费!可以不劳而获!中国的贫富差距是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党和ZF对此要负主要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新闻1+1》节目中透露:我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19000亿。他说:“公款接待、公费出国考察、公车,也就是‘三公’,一年19000亿。占这个行政开支的60%。”
奥巴马竞选演讲片段(2012年7月14日):“我已经告诉国会,让我们一起来保证让年收入不到25万美元的个人税不上涨。这些人占了美国人的98%。但我要对那些有能力交更多税的人,比如我自己,也就是收入最高的2%的人说,我们来多交一些税。这样我们能帮助年轻人上得起大学,给老人提供医疗保险,为科研提供经费,整修高速公路,帮助那些有困难还房屋贷款的人。有一件事我认为我的竞选对手不明白,那就是:只有普通劳动者的日子过好了,大家的日子才会好。”
还有第三次分配,即富人的慈善捐献,用于扶贫救弱,可是我国的慈善机构接受捐献后不公示钱的来龙去脉,出现了郭美美事件这样的情况,迫使慈善家不得不亲历亲为,牺牲创造财富的时间去慈善,像陈光标。歌唱家韩红捐助希望工程,由于担心当地党政官员贪污挪用善款,不得不亲自去购买建筑材料,请建筑公司建设,还要亲自当监工。问题的根本出在制度上。
总之,收入分配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分配形式是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的(优胜劣汰);第二种分配形式是ZF按照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的(税收与转移支付);第三种分配形式是基于道德原则而进行的(慈善)。中国发改委2013年2月5日在其网站刊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发改委刊登的这份文件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市场调节、ZF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ZF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