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发表于 2013-6-13 12:17 
你大错特错!
就是二本的学生本对精通高微高宏的老师有很强的需求,
他们希望通过高宏高微的学习考研 ...
看来我孤陋寡闻了,能否介绍一下详情。
硕研招生就考高微高宏的大学,似乎不多呀。
如果你愿意浪费一点时间,不妨告知一下,你说的这些二本学生考的是那几所名校,这一类学生占你说的那所二本学校的学生比例多大?我来判断一下,算不算“很强的需求”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你没有考虑到,就算存在少数学生有这个需求,广大的不考研的学生恐怕更希望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具体的举例,假设学生可以决定引进一名老师,在一个无社会实践经验的理论经济学博士与一个实际经验丰富的在“四大”干过的会计学硕士之间选择。你猜猜,二本的学生会选择哪一位?
简单的讲,如果说A需求存在,就应该去满足。可是如果B需求更强烈,强烈数倍,怎么办?
说一千、道一万。中国的高校需要什么师资,最关键的两方是没有发言权的。一方是学生及家长,另一方就是企业。
于是乎,有些人就可以尽情想象自己是学生强烈需要的。在我看来,某一类老师是否真的被学生强烈需要,是需要在学生有选择权的前提下才可以看出来的。当学生没有选择余地的时候,他们也许觉得A老师还可以。当学生必须在A老师与B老师之间选择一个的时候,才能看出学生是不是真的喜欢A老师。
在最关键的两方完全无法插手的情况下,很难说清楚学生需要什么类型的老师,也很难说清楚企业希望什么样的老师来教他们未来的员工。
我倒是很希望哪位研究教育学的人士,去设计个问卷,问问学生、学生家长、企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