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3-6-12 17:19:52
教学为本,科研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7:22:30
西北望月 发表于 2013-6-12 17:14
你说了这么多,全是没有数据支撑的观点
到底谁在走极端呢?
硕士生适合搞营销,麻烦给点证据出来哦
”你说了这么多,全是没有数据支撑的观点
到底谁在走极端呢?
硕士生适合搞营销,麻烦给点证据出来哦“



真是奇怪,我什么时候说了”硕士生适合搞营销“?倒是你说了”你看看房产公司的王牌中介,或者优秀售楼员,有几个是什么狗屁硕士?“


第一、你的说法有数据支撑么?

第二、若你的说法对,那岂不是更说明”高深学术“指导实践的无力?


意淫?搞笑!我意淫什么了?我意淫我的本事比别人强?我意淫学术好的人肯定不会讲课?我意淫学术不好的人肯定会讲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7:44:54
不好意思,我还要补充一个专业——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本科生,其目的是学会如何在外贸行业谋生的技能,他们看重的是跟单、报关这些很细致很实际的东西。


       而国际贸易的顶尖论文,根本就不会谈企业外贸实务,而是探究经济现象或者给国家(而不是企业)提建议。

       真正适合看国际贸易顶尖学术论文的人,根本就不是在外贸行业工作的企业职员,而是理论型学者与制定外贸政策的高官。

      企业实务人员是——企业视角,好杂志的论文是——ZF视角。如果你硬是要写一篇企业外贸从业人员实务指南,好杂志是不会刊登的。

         

       所谓科研与教学是一体的,对于应用性文科来讲,是有较大的虚假性的。尤其是应用性文科专业的高深科研,对于二本的本科生意义不大。居然还真的有不少人说什么科研很牛逼就能指导教学,这才是最大的意淫,意淫好杂志上的学术文章对于二本学生毕业后的实践有指导意义。



        国际贸易的跟单、报关,会计学的做账、避税。。。。。无数的企业实战性的课题,恰恰不是权威性学术期刊探讨的对象。那些宣称高深科研指导教学的人,你们到底懂不懂企业里的从业人员在干些什么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00:40
西北望月 发表于 2013-6-11 20:20
呵呵,你说的没错。不要说二本学校了,很多一本学校的学生上课都不怎么听的,他们都是期末时突击背背,求 ...
我靠。学术问题有对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06:40
最需要 应用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15:18
lyx396529 发表于 2013-6-12 15:53
没科研不能给学生讲深入的问题,教学是手段问题和技能问题,科研是基础,自己吃不透理论,不会应用怎么教学 ...
“吃透”理论与创新(或科研)理论是一回事么?能”吃透“理论却不善创新(或科研)理论——这样的老师肯定不存在么?打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20:43
二本就教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21:15
计划购房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21:50
zydfl 发表于 2013-6-12 18:15
“吃透”理论与创新(科研)理论是一回事么?打搅了。
    吃透本科生教材,与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码事。

    还是以会计学为例,你去教《中级财务会计》,是需要吃透会计准则。但是,你写会计分录方面的论文,是不会被《会计研究》刊登的。相反,一个对会计准则了解不深刻,但是很会玩计量经济学的,反而更有机会在《会计研究》发论文。

      三五流大学的会计学本科生显然更需要很懂会计准则而不懂计量经济学的会计学老师,而不太需要精通计量但是对于会计准则把握不准的会计学老师。

      高深的科研,与本科生教学,关系确实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24:48
不管一本还是二本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即使是指导研究生教学也还是必要的,本人科研搞得再好,指导的学生一塌糊涂也是白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34:50
老师的职责:教书育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35:37
给你举个我们学校的例子吧:有个博士毕业的时候发表了10篇SCI,来了就被评为教授了,但可惜讲的课实在不敢恭维,不到半年就要行政职务,没有通过,一年后当了主人助理,1周6节课。推荐个优秀什么的都是他第一个报名。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教书的老师还愿意耐心教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37:26
我在普通二本高校,工作8年,硕士毕业,博士准备开始读了。确实,教学好的科研不一定突出,科研很强的教学不行,因为上课非常少。
我觉得对于学生,尤其是考研的学生,科研重要,对学生帮助更多。对于就业,校友资源很重要。
无论对于哪种学生,老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最重要。
还有就是相信和鼓励学生。前天晚上学生毕业酒会,两个学生哭着说他们要成为杰出校友再回来。一个女孩子说,我对她说过两年回来招聘学弟学妹这句话最激励她,她会努力,不让我失望。
老师本身并不能教会学生什么,只能激励,引导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一点,任何想做好的老师都能做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8:53:54
zydfl 发表于 2013-6-12 18:15
“吃透”理论与创新(或科研)理论是一回事么?能”吃透“理论却不善创新(或科研)理论——这样的老师 ...
有道理,但是科研花时间会影响教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9:54:49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9:59:16
用二本和一本作区分有意义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20:19:26
我倒觉得 老师最重要的还是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要不然 所有的老师都一个样跟北大清华的高学历有什么用???老师的价值就体现他的学生水平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21:26:25
lyx396529 发表于 2013-6-12 18:53
有道理,但是科研花时间会影响教学
“顶级大师”,能够做到教学、科研都好!次一些的,则面临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瘸腿问题。更次一些的则可能是“双差”。二本的高校,一般是“养”不住“顶级大师”的,故能够在正视“瘸腿”,分类管理、分类激励,将大多数二本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则善莫大焉!只可惜现在一些二本高校有些走火入魔,太不真正重视教学质量,过于重视所谓“顶极刊物”的“论文效应”与考核导向。
我觉得楼主的这个话题,其实可以做一系列的深入的经验与理论研究,尤其是经验研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22:50:58
学校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搞学术那是大师们的事情,多大的分量干多少活,做好自己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23:10:31
首先,当前教师首先是一个为了生活的职业。
其次,科研与教学互为补充。
第三,一二本的教师为了生活都必须搞科研。
第四,二本学生主要需要教学型老师。
     总结是:如果仅仅是为了孩子,二本教师应该致力于教学;可是,如果二本教师不重视科研,就要饿死,结果是连教学都不可能。
     通常而言,一个科研好的老师,只要在教学上稍多投入,教学效果会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23:19:19
我觉得科研和教学相长,缺一不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23:24:49
普通的二本应该是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对个人来说,如果只是教学,最多是讲师,没有科研的支撑,个人的发展前景受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23:27:31
西北望月 发表于 2013-6-11 20:20
呵呵,你说的没错。不要说二本学校了,很多一本学校的学生上课都不怎么听的,他们都是期末时突击背背,求 ...
很有道理!纯粹的教学是照本宣科,就是书上的东西,没有一定的科研实力,教学也肯定上不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3 04:41:17
czshhh 发表于 2013-6-12 18:35
给你举个我们学校的例子吧:有个博士毕业的时候发表了10篇SCI,来了就被评为教授了,但可惜讲的课实在不敢恭 ...
这说明现在高校只拿文章评教授是错了,教书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没有多年的经历修炼不出来的。这种刚毕业就靠文章评为教授的做法说明国内高校为求名,急功近利了。让他做科研吧,教学还应该培训、历练。
教书育人,功在千秋,可现在很多事都是颠倒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3 08:32:35
jssunyz 发表于 2013-6-12 15:02
认同你的观点!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3 08:34:04
zydfl 发表于 2013-6-12 09:07
从理论上讲,“当然是教学和科研都要好的老师”,但由于条件与能力的约束,二者之间在一定层次上不能高度 ...
只作两个字的回应“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3 12:17: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3 13:00:44
好与不好,怎么评价呢?关键是评价标准设置。科研的评价简单,就是论文课题获奖,这里面以论文最为客观一些。教学的质量就不好讲了,评判标准是要靠良心。要搞懂这些,其过程就会变成像是整人一样。所以,管理学上有X/Y/Z等管理模式。你有本事,别整臭老九,去整整那些当权的,看看权力有没有被合适的使用?那些当权的,是不是比教书的更有资格掌握和使用权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3 13:03:30
research 发表于 2013-6-13 12:17
你大错特错!
就是二本的学生本对精通高微高宏的老师有很强的需求,
他们希望通过高宏高微的学习考研 ...
看来我孤陋寡闻了,能否介绍一下详情。

硕研招生就考高微高宏的大学,似乎不多呀。

如果你愿意浪费一点时间,不妨告知一下,你说的这些二本学生考的是那几所名校,这一类学生占你说的那所二本学校的学生比例多大?我来判断一下,算不算“很强的需求”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你没有考虑到,就算存在少数学生有这个需求,广大的不考研的学生恐怕更希望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具体的举例,假设学生可以决定引进一名老师,在一个无社会实践经验的理论经济学博士与一个实际经验丰富的在“四大”干过的会计学硕士之间选择。你猜猜,二本的学生会选择哪一位?

简单的讲,如果说A需求存在,就应该去满足。可是如果B需求更强烈,强烈数倍,怎么办?



说一千、道一万。中国的高校需要什么师资,最关键的两方是没有发言权的。一方是学生及家长,另一方就是企业。于是乎,有些人就可以尽情想象自己是学生强烈需要的。在我看来,某一类老师是否真的被学生强烈需要,是需要在学生有选择权的前提下才可以看出来的。当学生没有选择余地的时候,他们也许觉得A老师还可以。当学生必须在A老师与B老师之间选择一个的时候,才能看出学生是不是真的喜欢A老师。

在最关键的两方完全无法插手的情况下,很难说清楚学生需要什么类型的老师,也很难说清楚企业希望什么样的老师来教他们未来的员工。

我倒是很希望哪位研究教育学的人士,去设计个问卷,问问学生、学生家长、企业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3 13:04:13
mhymark 发表于 2013-6-12 00:29
有些人老说在中国,教学和科研不矛盾,好的科研能带动教学,我要说的是这些人太理想化了,要么就是闭眼说瞎 ...
其实,你该说120%是垃圾。没有用。但是,更垃圾的还不是这些老师的科研,你去看看有些人做的事,是不是垃圾都不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