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然回首,自从毕业之后也好久没逛过人大论坛了,现在仿佛所有和从事职业不相关的事都提不起兴趣,没有任何经济规律能比bonus带给我的刺激要强烈。有时候不仅问自己是不是太功力了点,但是这年头谁不是呢?呵呵。大多数人辛苦一年在城市连个房子的首付也付不起。毕业那阵就在想,一个月收入过万肯定老给力了,在海外工作,用英文与人沟通与工作也应该很是得意。但是欲望往往能被自己期望拉得无限大,在即将三十岁时有必要给自己写下一些话聊以自勉,如果顺带着也能启发下看过此文的朋友,也算效用最大化了。
1.提升自己身上的硬技能很重要。在这里有必要纠正一点,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我把它认为是必备技能。有些人说在学校要学习什么什么,要如何去做。其实现在来看,有那时间去谈谈恋爱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说这话也不是反动,我见过有不下十个二流学校出来现在年薪过100万的有为青年。那么究竟什么是硬技能呢?
a.理清问题的能力:千万别小看这点,两个说普通话的人面对面交流但是互相完全搞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这样的事太正常了。为什么呢,因为双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说事。所以要理清问题,首先要做到知识丰富。你能理解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说,你才能明白问题出在哪。其次你要学会说有逻辑的话。有人就说了,老子生下来就开始讲话,说个话还不容易。这就错了。中国语言是一门艺术,在职场上说话尤其是。什么时候该直接,什么时候该间接。轻重缓急拿捏得要十分精确才行。有些人说一大堆,别人还不知道他要干嘛,这不就是失败吗?
b.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好像是接着a顺理成章下来的。确实如此。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实在不能具体展开,打个比方吧,如果你能明白食物链中上下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个就变得简单些了。
2.提升自己身上的软技能也很重要。相比于硬技能,软技能就要简单些。无非是做学生时代耳熟能详的一些老生常谈。没事多读读书,没事多了解下新的知识。这些东西到用的时候就顶用了。顺便问下,毕业的你有多久没看过一本书了。学校里觉得看本书那稀疏平常啊,但是进入职场,真正还能保证一个月看完一本书的人估计也寥寥无几吧。
3.坚持写周记。君子一日三省,咱们也要求不那么高。一个礼拜自省一次总可以吧。拿个日记本,或者电脑写也行。总结下一周发生的事,哪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继续发扬,做到心中有数。至于功效,那只能随着时间流逝才能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