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偏好大家都很熟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自己喜欢的歌星和所向往的物质财富乃至权利地位).可是在不同的场合人们往往会隐瞒自己的偏好,甚至在不同的场合中,一个人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角色.对此我们有时候会很不理解,觉得人性的复杂!可是你仔细发现一下,这种隐瞒偏好的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利益保护行为的外在表现呢? 首先我们来看私人偏好的隐藏事例,我又一个认识的同学刚毕业就进了国家某部委.本以为他应该外表打扮得很潇洒应该是一付公子哥儿的形象.可是非常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的打扮足足比他年龄大了八岁.而且他还告诉我他们单位青年一般都不穿牛仔裤.因为领导不是很喜欢那种"周杰伦版青年"!说到这,就涉及到个人偏好的隐瞒问题.或许我们很多人都会嘲笑哥们现在不会过生活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私人偏好的隐瞒也是经过理性的经济抉择的,很明显对于一个在国家部委的年轻有为有着大好仕途公务员来说,领导的欣赏和爱护才是最重要的根本利益.而一些个人的自由和兴趣爱好只是一种闲暇而已,放弃一些少量的闲暇能够换来将来伟大的政治前途这明显就是一笔很划算的交易!所以私人偏好的隐瞒同样是为了自我利益的利润最大化,成本的最小化!
那么我们来看公共偏好的集体隐瞒的典型事例,在儒家文明熏陶的中国这点最明显了.人么往往对于功名利禄的隐晦,就像很多同学都想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可是往往害怕失败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我们大学中最典型的集体隐瞒偏好的事例就是,大学男生往往对于自己心仪的女生隐瞒自己的喜好!因为如果是美丽而又有魅力的女生,周围自然有着众多的男生追捧其中更不缺乏优秀的男生.所以为了不让自己不处于竞争的被动地位,很多大学男生往往选择在公众场合隐瞒自己的喜爱偏好,而在私底下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其实这也同样是一种自我的保护意识,在公众场合的表达自己的欲望风险往往过大,因为不仅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且失败以后还要面临被群体所藐视的尴尬处境,所以在私底下表达自己的偏好可以让自己的成本最小化!集体公众偏好隐瞒的同时背后却隐藏着集体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鉴于大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类型,所以在公众场合主动示爱的男生往往很少,当我们看到有一些男生,通过浪漫地在大众场合中向女生表达爱意成功后感到自己的勇气不够?殊不知很多人忽视了利润的现值,就是成功后的利润和失败后的损失的期望值能否大于隐瞒偏好的现值?
偏好的歧视无处不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不是由于人类天生的演技而是由于人们天生的自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