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974 0
2013-06-22
社会资源的分配是社会长冶久安,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以不仔细考虑.
  按需分配是肯定做不到的,因为整个人类的科枝水平就是这个样子,以现在的科枝水平所能创造出的社会资源,与世界人口相比,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按需分配做不到.
  按劳分配是大多数人所赞成的,尤其是那些左派极力鼓吹按劳分配.但是按劳分配存在两个重大问题.1 劳动其实是有贵贱的.2 劳动的效率有高低.

  劳动的贵贱.什么是贵贱?《抱朴子·明本》:“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常言又道:“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有些工作是很多人都能做好的,而有些工作,即使几百年间也未必能有人做好.这和人的能力有关.比如说环卫工人和将军这两种劳动.扫大街几乎是个正常人都可以做,但打胜仗的本事是人人都有吗?现在如果让将军与环卫工人互换工作,将军应该能把大街扫好,但环卫工人却未必能领兵打仗.而且环卫工人的工作做不好,,不过是卫生差些.如果将军的工作做不好,身死国灭,为他人笑.二者责任有轻重.是故,同样是劳动,将军的工作,能胜任者少,责任重,必然尊贵,分配到的社会资源多.环卫工人的工作相对于将军的工作,能胜任者多,责任轻,必然相对卑贱,分配到的社会资源少.按劳分配否定了劳动的贵贱,实际上否定了个人能力的稀缺性和责任的轻重.试想,一个将军工作8小时打了8座城,一个环卫工人也工作8小吋扫了8座城市的街.将军与环卫工人的劳动相等,但如果因此让将军和环卫工人分配同样多的社会资源,那将军多半是怨恨的.

  劳动的效率.按劳分配的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多劳未必高效,少劳未必低效.比如雇人搬同样大小的石头,普通人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才搬开石头,但一个聪明人利用杠杆就很轻松搬开了石头.依按劳分配的原则,那普通人出力最多,理应多得.但他出力多是由于他愚笨,而不是因为他工作积极,所以如果让他多得,一是遏制了创新,二是使那聪明人怨恨,难以服众.同时,愚笨造成的多劳和工作积极造成的多劳是难以分辨的.如果依按劳分配的原则平均分配,那普通人也会怨恨,因为那普通人劳动最多,,所得反而比投机取巧的人少,他怎么能不怨恨?按劳分配只顾及了劳动的量化,而没有顾及效率的量化,更无法调和劳动多少和效率高低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劳而无用的问题.

  现在又出现丁一种新型的平均主义.平均主义的危害,凡是有些理智的人都清楚.这种新型的平均主义比旧平均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认为弱者应该分配到最多的社会资源,而且越弱就要分配到越多的资源.这有两个问题,1 如果越弱分配到的越多,那强者怎么办?难道能力越强,得到的越少? 2 即便真的给弱者分配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弱者守护得了吗?这就如同让一三岁幼童独抱金砖于市井,必然死于非命.

  社会资源的分配必须是按功能分配,所谓功,就是功绩,所谓能,就是能力.按功能分配有三利,反之则有三害.其利一为事达,奖赏有功绩和有能力的人,使他们建立更大的功业,全社会的效率都会上升,反之则事阻.其利二为心归,燕昭王曾问计于郭隗,郭隗讲完千金买骨的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按功能分配其实是对人才的尊重,这样人才的价值才能体现,为国家服务.所以管仲才说 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 ,反之则心散.其利三为国安,按功能分配,可以避免其他分配制度产生的一切弊端,提高效率,使有能力的人归附.国家怎么能不安定?反之则国乱.

  现在,欧美国家由于不能按功能分配,使有能力的人成为了弱势群体,不能为国家服务体现价值.而得到社会资源的1%大多又不能以功绩和能力使那99%信服,占领运动也就发生了.所以,分配的不平均不是问题,给哪些人多分配才是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