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6月20日早盘,各大商业银行同业市场的交易部门开始以10%以上的利率吸纳存款,至11点隔夜利率和7天利率均超过10%,创历史新高。同业市场资金近乎枯竭.中午11点左右,隔夜同业利率一度在25%的位置成交,而隔夜回购利率(repo)更一度达到30%。笔者同学大多刚入职相关部门,纷纷表示有幸亲历此事件,足矣!
这一度成了这几天最热的新闻。笔者其实也对此情况不甚很了解,只知道这里面存在套利机会,于是我就兴冲冲杀入,从国债逆回购开始,小赚了几碗面钱。这里也是我要告诉大家的,别放弃市场上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大家来关注我一个最大的诉求无外乎如何理财。那么今天在介绍最近的“金融危机”中,也会穿插着给大家讲讲如何从国债逆回购套利以及其他类似套利手段。
以下内容都是扫盲性质,欢迎大家探讨。
一、何为Shibor利率?最近的Shibor飙升意味着什么?
http://www.shibor.org官方网站给出的介绍是: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以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技术平台计算、发布并命名,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
Shibor报价银行团现由18家商业银行组成。报价银行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或外汇市场做市商,在中国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交易相对活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Shibor工作小组,依据《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实施准则》确定和调整报价银行团成员、监督和管理Shibor运行、规范报价行与指定发布人行为。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Shibor的报价计算和信息发布。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4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并于11:30对外发布。
那如果是小白,如何理解呢?
那我们来举个例子就都明白了。
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银行有个货币乘数的放大功能。什么意思呢?比如民众在甲银行存款10亿,A企业来甲银行借款20亿,然后贷出来的20亿他必然还得存回银行系统。为什么呢?比如A用这20亿买了土地,这20亿进入开发商钱包,开发商也不是傻瓜,在自己家里放20亿,最终还是存到银行,但可能是乙银行,无论怎样,都会进入银行系统。那么这个过程,银行系统吸收存款30亿,放出贷款20亿。这时候吸收的30亿贷款,除去银行准备金,又能够再放出去,如此循环。
现在我们假设银行系统就只放出去一笔款20亿。如果所这20亿都能收回来,那么恭喜,整个生态链都健康的获得了利润。那如果这放出去的20亿收不回来,那么银行就背负了20亿坏账,但存款总数是不变的,依然是30亿。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提款10亿,那么银行就倒闭了,因为他实质上只有10亿资金。
由上面我们知道,钱最终都会回流到银行系统,那如果甲银行遇到上面挤兑的情况时,他就会向同系统内其他有多余资金的银行比如乙银行借入一笔钱。这种同行之间的互借行为,就是同业拆借。最短是只借一个晚上,我们成为隔夜同业拆借。银行之间借钱和普通借钱行为一样,也是要付出利息的,这个利息一般是市场上定的,在中国,我们就称之为Shibor利率,在伦敦,称之为LIBOR。
同行之间互相借钱,是银行间非常常见的情况,一般是不会出现大的波动的。那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波动呢?如果这个时候乙银行也同样遇到了挤兑等的问题,那么乙银行非但不会借钱给甲银行,同样他可能也会去同业市场借钱。大家争着借钱的情况就会推高同业拆借利率。他们的资金缺口越大,那么就会越发提高借款利率。那如果整个银行系统都再抢钱,就会造成Shibor利率狂飙,出现6月份这种银行间“高利贷”的行为。
而Shibor利率高也恰恰反应出整个银行系统内部资金紧张的问题。
其实钱荒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特别。中国短期资金市场的利率飙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商业银行年末,季末的存款考核等原因都会导致资金紧张。过去每次遇到这种状况,中国央行,我们称为央妈都会投放资金来平抑利率。从6月初出现钱荒开始,有关央行将恢复逆回购或动用SLO工具投放资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传闻就不绝于耳,更传出“四大行逼宫央行投放资金”的消息。但这一次,这些被宠坏的孩子并没有等来央妈的关照。央妈非但没有投放流动性,而且依旧淡定的持续每日20亿央票发行来收缩流动性。然后所有银行的都目瞪口呆,最后开始绝望。市场上甚至弥漫起了雷曼当年的味道。
二、银行期限错配的动力和收益率曲线倒挂
(1)收益率曲线倒挂和他的意义
学过金融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收益率曲线(YieldCurve)是显示一组货币和信贷风险均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收益率的图表,因为货币本身具有时间价值,因此正常的情形是,长期收益率必然大于短期收益率,收益率曲线右上方倾斜。
那这个时候就会鼓励银行进行短借长贷行为。银行是现代经济体系中货币流动性的还童来源,他们的运作模式是通过短期定期存款向公众筹资,然后以长期的比如汽车或房屋抵押贷款的方式向公众贷款,所以,长期与短期的利率差额越大,银行越赚钱。并且会更大鼓励银行去借出资金。
那如今的情况是怎样呢?
收益率曲线反转,直接砸成利率差异消失,银行发现他们在储蓄上所付出的的利息要高于他们从贷款上得到的利润,因此,他们开始惜贷,最终导致经济怎张停止。所以收益率曲线倒挂通常意味着经济可能出现衰退。
(2)Shibor利率倒挂和其意义
我们首先看一下四月份某天的Shibor利率图:

再来看一下6月20日Shibor利率图:

典型的倒挂状态。这又对银行起什么影响呢?也就是现在缺钱的银行在通过借高利贷来防止自己违约,银行在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银行前期热衷于期限套利!通过短借长贷,轻松吸收利差收益。如今是短借利率飙涨,借高利贷来放贷,则每放出去一笔,年化看来都是亏损的。几乎要把前半年赚的利润全都回吐出去了。
三、央妈为何成后妈?
据了解,会议通报了近期全国货币信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货币信贷工作要求,央行货币政策司张晓慧司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央行指出,近期货币信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三:
1、关于货币市场波动。前一阶段,部分银行对宽松的流动性盲目乐观,对6月将出现的一系列影响流动性的因素估计不足,包括准备金补缴、税款清缴、假日现金投放、补充外汇头寸及外企分红派息、贷款多增等,措施不到位,一些大行并未发挥市场一级交易商应有的作用,导致货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此外,部分银行长期从事大规模的同业批发业务,期限错配相当高,给流动性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2、贷款增加过猛。一些银行认为政府会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出台扩张性政策,提前布局占位。6月上旬,全国银行信贷增加近一万亿,创历史之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4家主要银行中,有一半的银行这10天增加的贷款比其6月整月的限额还多,其中邮储银行多1000多亿,中信银行多500多亿,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均多300多亿。
3、贷款结构不合理问题。6月前十天全国银行新增贷款中70%以上是票据,部分银行票据占比之高尤其需要关注,恒丰银行占比98%,浦发银行占比94%,光大银行占比79%,这不仅不可持续,还存在潜在风险,且一般性贷款增加不多,这被各方认为是信贷空转、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
可见中国银行的问题,上面早就注意了。但银行过于乐观,以为按照惯例,疼他们的央妈定然会出手相助,那么有钱赚自然不能收手。导致贷款增加过于猛烈!没想到央妈这次冷眼旁观,着实给不听话的银行一记响亮的耳光。
也有人说央妈是要去杠杆化。央妈在敲打“影子银行”。在2008年之后,通过大大小小的融资平台,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大跃进,2010年,贷款风险被警示后,各大银行通过理财计划和买入反售持有了信托收益权益等资产,大量同业资金投入非标准化资产。央行这次收紧,是对这些银行的敲打,逼迫他们尽快将表外融资回表,降杠杆,去风险。
有人说这是一场压力测试,也是一次演习,目的就是教训教训不听话的孩子,给虚胖的银行减减肥,也再给习李新政表决心。
无论结果怎样,笔者至少认为监管层这次有意让金融要回归本质,正疏导资金真正流入实体企业,杜绝信贷空转。实业救国,一次放血疗法,未尝不可!
四、流动性紧缩中的套利机会
其实我知道,大家真正感兴趣的还是让笔者教你们理财!在上一篇“四问马云”的檄文中,笔者大言不惭的说闭着眼睛都能做到年化8%,于是引来了一群同学,都私信我如何理财。其实我希望大家都做个聪明的人,你们的钱也必须得是聪明的钱。就跟炒股一样,我可以告诉你买那只股票,你可以短期赚的利益,但股海无情,时间久了,你没有学到最根本的投资方法,依然还是会回到解放前。所以我希望大家也别单单问我如何理财,你应该去试着了解整个金融体系,试着去探寻一些套路也好,创新也好的赚钱路子。所以我的文章都是金融探讨类型,而其中不乏各种理财机会。我金融探讨系列已经写了4篇,这是第5篇,其实前四篇就提及了两种理财方式,不过似乎大家更关注时下最热门的余额宝,却根本没有安静下来读一读我前面几篇文章。我所有的文章里都不会露骨的告诉你如何去理财,但我的秘密却就藏在那些或飞扬跋扈,或信口开河的文字里面。所以沉下心来多读点书,多看点东西,这是每一个真心喜欢理财或懂得理财的人该有的。如果你实在不会,要不我开一个理财中心,大家来跟我咨询?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