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量救市的历史逻辑 》
文源:华夏时报 作者 笔夫
迄今为止,本届政府对待经济失速的态度是值得称誉的,即使预期到GDP增速将会有更大程度的减退,高层并未显示出明显的慌乱和做出过度夸张的表态,相反,最新的国务院会议再次强调,抵御可能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依靠盘活存量货币,这个提法当然非常有针对性。
有人说现在采取的是硬着陆,笔夫并不这么认为,硬着陆的做法是主动让经济减速,在金融手段上则是主动切断信贷的供给,而本届政府并没有打算这么做,之所以人们会有硬着陆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过去若干年经济政策过于放纵,已经透支了若干年内的中国经济增长手段,并且产生了堪称十分严重的后遗症,以至于使本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一个正常的处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体的增长潜能已被过往的明显的失误所耽误。
我们并不知道可以有效盘活的货币存量是多少,但是,之所以目前我们只能依靠存量来刺激经济,一是因为这个过去累积的存量实在是太大了,在过去的10年里,广义货币增长5倍,这已经让全世界为之瞠目结舌,远远超出了发展GDP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且明智的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如此多的货币,已经是重病之源,目前经济的困境之源就在于货币多发,继续以多发货币来治疗这一顽疾,无异于缘木求鱼。
我们曾试图人为地抹平经济周期的规律,并不时为一些短暂的繁荣假象而洋洋自得,但更加残酷的现实教育了我们:没有任何人、任何国家可以改变经济的本质和规律,目前的现实,正是所有错误叠加以后的必然。
全世界的不幸在于,经济决策者不断从过去曾经犯下的严重错误中得出了更加错误的结论,这比灾难本身更加令人难以接受。自1929年以后,一种叫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方法左右着各国政府决策,在每每遇到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首先想到增加财政刺激手段度过危机,尽管其中有货币学派一度揭穿这个凯恩斯主义的谎言,指出它正是战后多次通胀的根源。但是由于它对每个在任政府推动短视但功利的经济政策十分有利,所以迄今仍然大行其道。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通过向市场注入多达几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来拯救那些在投机操作中忘乎所以的金融机构,它们连续几年保持零利率不变,并连续实施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他们从1929年的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是,只要保持印钱的速度,最坏的情形就永远不会出现。
但是,这样的情形在世界其它地方却出现了。2009年,当美国人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之时,他们在太平洋的彼岸找到了一个慷慨的战略伙伴。令全世界惊讶的是,中国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史无前例的4万亿计划。政府通过启动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和其它市政建设来拉动国内需求,国家储备部门动用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入市大量收购无人问津的原材料产品,使得价格水平从低位向上猛烈反弹,上游原材料企业在短短半年内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当然,受益者也包括国际上那些著名的矿石产品供应商,由于价格上升,喜出望外的力拓公司迅速撕毁了与中铝的收购合同,这家公司在随后两年里通过向中国供应矿产品而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地方政府的大规模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建设资金,使得全国建设热情无以复加。但是,两年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低效率投资所引发的问题非同小可,地方融资平台高达十万亿的债务成为金融系统的大患。
4万亿当然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那个时候,中国的GDP还只有25万亿人民币左右。4万亿计划改变了中国经济的许多前景,也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前景,后来中国的许多经济政策都不得不与当时的那次决策联系起来,实际上,有关4万亿的利弊得失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4万亿计划出台的时刻,并没有很多人会意识到,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比危机更长久的痛。随后两年所出现的通货膨胀将全民拖入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之中,在由楼市和各种疯狂的价格炒作引发的问题频频爆发后,政府部门开始为当时决策的有失分寸而后悔。要感谢这一次的经历,中国人民开始思考,GDP与人民的幸福感哪一个更加重要!
现在,美国人在达到了一切预期目标之后决意退出宽松刺激政策了,这把一个巨大的难题留给了全世界,那些过去若干年里因为套利交易而流落全世界的美元都要回流美国,仅仅在几周的时间里,全世界的货币都因为美联储的经济政策而大幅贬值,一场限制本币升值的货币战争已经演变成了防止本币贬值的货币保卫战,从南美到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惊恐地发现,一场类似1997年的悲剧已经迫在眉睫。为了保卫雷亚尔,巴西中央银行月内已经向市场投入了57亿美元,由于受到投机资金的冲击,巴西的外汇存底正在迅速减少,如果趋势继续下去,10年来国家所积存的3750亿美元根本无法阻挡投机者的冲击。印度尼西亚两年内首次提高了利率,以应对资本外流。印度卢比一周之内下跌8%,首次低于60,自2011年以来,卢比已经贬值三分之一。事实上,目前的里拉正以18个月来最低的价格在进行交易。在中国,银行间资金紧张的状况导致了市场的恐慌,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中的隔夜利率20日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13.44%,大涨578.40个基点,而在前一天还不过是7.66%。一些银行出现了暂停贷款的现象。
5年里,全球经济经历了两轮惊心动魄的大起大落,对于中国投资者,是一次并不常见的心理历练,正是由于有了过去5年的经历,在中国经济再次经受衰退困扰的过程中,那些试图以更大的投资来刺激国内经济的做法很快受到了猛烈的批评,以至于这些曾经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结构的思想一时再难以找到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希望总比失望要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