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2.太空的黑暗低温与光子密度电荷密度
2013.6.30
据说太空的背景温度为4K,即摄氏零下269.15度。
如果温度和亮度与光子密度成正比(前者还与光子的频率有关),光子为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则光子密度还反映了正负电荷平均分布的一般密度。超出正负电荷平均密度的单电荷存在一般表现为单电荷密度,即自由电子密度,正物质环境中为负电子密度,反物质环境中为正电子密度。
太空的背景温度为4K说明太空中正负电荷的密度是很低的,其与地球表面的温差也反映了正负电荷分布的密度差。如此低的正负电荷分布如何提供恒星表面核聚变对正负电荷的需求呢?运动速度可以相对提高太空中正负电荷的一般密度,星际间的电荷交流可以部分弥补单电荷的不足。
如果星际间的物质交流除了宇宙射线之外还有磁场交流,磁场交流的物质就可能是单电荷。如果是光子,即电磁波,就会在温度和亮度上有所体现,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其星际轨迹,而单电荷及电子的运行轨迹我们很难观测,因为只有单电荷不能形成电流,电流只能对偶流动,也就是只有光子才能产生电流。
以上推理如果得到证实,单电荷与磁单极子的统一性、同一性问题也就得到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