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wsj.com/gb/20130702/bog085553.asp?source=whatnews2
中
国原本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今却可能成为全球经济的拖累。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最初的几年,许多主要经济体相继陷入衰退,中国却以自身的经济增长在带动全球复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正显示稳健的上行迹象,中国经济增长却快速下滑。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放缓不仅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进而也打击全球金融市场的人气。
中国经济放缓不仅是经济周期的反映,似乎还牵扯到中国新任ZF的政策--新任ZF不像前任那样担忧经济增长放缓。
不久前的“钱荒”一度将银行间利率推升至30%的高位,显示出ZF打击房地产泡沫和抑制信贷扩张的坚定决心。
最后,中国央行向部分银行注入资金以缓解流动性紧张。但《第一财经日报》周末期间援引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话报道,银行发放贷款的冲动十分强烈,这种动向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贷款均衡增长的要求,以及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结构调整的方向不完全一致。
从中国周一公布的制造业数据就能看出中国ZF的容忍程度。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汇丰PMI数据双双下滑,前者从50.8降至50.1,后者则进一步萎缩,从预览指数的48.3降至48.2。两项数据表明整个中国制造业可能很快出现萎缩。
与此同时,日本的数据则显示经济复苏终于获得了动能。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最新公布的短观调查显示,企业景气动向指数上升,市场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的经济刺激政策奏效的信心得以增强。
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在每日市场总结中称,预计到明年第一季度结束日本的实际GDP增速将超过七大工业国(G-7)其他国家,相信短观调查的内容将支持这一观点。
市场希望这份数据能提高安倍的声望,并确保他领导的自民党(Liberal Democratic Party)在下月参议院选举中的地位。这将减轻安倍推行经济改革以巩固现有成果的压力。
不过围绕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掩盖了日本经济复苏迹象对全球经济的提振作用。
而这也正是全球市场人气受挫的原因。
相比怀揣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憧憬重回风险市场,投资者更有可能在中国接连利空消息打击下忧虑重重,从而更热衷于持有传统避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