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把楼主的问题理解为:短期内货币中性与否?因为长期货币中性的观点争议已不大。出于简化,只考虑封闭经济下的情况,也就是不考虑汇率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短期内货币也是中性的,即由于价格灵活变动,市场迅速出清,所有的货币供给增加全部反映为物价上涨,对真实产出没有影响。而这显然不符合现实数据。
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经济大部分时间出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因而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以部分刺激真实产出,部分体现为价格的上涨。
弗里德曼的解释是由于工人按照事先预期价格水平下的名义工资提供劳动,而如果事后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实际价格水平超出预期,那么事后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刺激企业的劳动需求,进而提高产出。但这种刺激效果只是短期的,当工人形成正确预期后,只会进一步导致价格上涨。
卢卡斯的小岛模型:出乎意料的货币变动会引起价格变动,而如果一般物价上涨被经济人误认为只是其所出售商品的相对价格的上涨,那么这种涨价就会导致就业和产出的增加。
新凯恩斯主义为短期内的价格和工资刚性提供微观解释,代表性的是菜单成本和泰勒的交错工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