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74 0
2013-07-03
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股市上证综指周三收跌0.61%,结束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的反弹行情。相比于主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延续了近期火热的表现,大涨1.97%,再创年内新高。金融、地产、水泥等权重股表现疲软,而传媒、互联网、电信运营等小盘题材股表现强势。
权重股持续下跌、小盘股不断上涨成了现阶段中国股市的特点。之所以会有这一趋势,是因为自3月中旬新一届中国ZF换班后出台的种种措施已明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不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真正开始了。中国股市也对新ZF改革思路作出最直接的反馈:传统周期性行业诸如钢铁、煤炭能源等大盘蓝筹股,跌跌不休;而代表新经济的、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的成长股,不少屡创新高。
不少蓝筹股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已跌到极低水平。据统计,截至6月25日,沪深300指数对应的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8.5倍,即使不包含银行股,市盈率也仅为11.2倍。A股的估值水平已基本与国际接轨,且低于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市盈率。另一方面,经过近期的强劲表现,创业板、中小板个股估值水平高企,粗略计算,创业板整体市盈率超过50倍。
对投资者而言,此刻是去“抄底”代表传统周期性行业的大盘蓝筹股呢,还是“追涨”代表新经济的小盘成长股?
如果要顺应新一届ZF的经济思路,投资者当然应当选择代表新经济的股票。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别人都不要的,我要——这有些类似巴菲特 “购买便宜货”以及“用低估或合理的价格购买优秀企业”的投资哲学,更何况目前不少大盘蓝筹股的估值和价格都很低。
在得出答案前,投资者需要考虑几点因素。首先,不能用过去的思维来判断未来的中国股市,例如,过去不少投资者认为指数的大幅上涨只能依靠权重股拉动,但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以传统周期性行业为代表的权重股已很难重现往日辉煌,指数驱动力很有可能转而来自代表新经济的成长股。
其次,传统意义上的“牛市”也发生了改变,以前个股普涨或者板块轮涨的局面可能不复再来,取而代之的,是5倍市盈率的行业板块和50倍市盈率的行业板块在市场上共存——类似于前一阵创新高的美国股市。
最后,作为中小投资者,投资必须考虑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因为市场的纠错过程往往是漫长的,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