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经济分册
一 中国部分
“经济”一词的由来
“经济”一词,最先使用于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所写的《经济论》一书,
原义是家庭管理。
在我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由“经纶济世”、“经国济民”而来,
“经济”二字原义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与西方语的经济不同。现
在我们所用经济一词含义广泛得多:一指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
系,或社会经济制度;二指物质货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
三指一国的国民经济,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部分;四指生产、
生活上的节约、节省。
二 外国部分
英语“银行”一词的由来
英语“银行”一词源于拉丁语“长板凳”。
中世纪中期的欧洲,国家之间以及城乡之间日益频繁的商品交换,主要
通过定期集市进行。当时的欧洲货币种类繁多,币质低劣,伪币横行,于是,
就出现了专门鉴定、估量、兑换货币为业的兑换人。
可是,携带大宗货币非常不方便,且不安全。于是商人就想出了一个办
法,把自己要带的巨额货币交给兑换人,由兑换人开出凭据,商人在经商地
以凭据兑取他所需的当地货币,这种凭据就是最早的汇票。
由于贸易不断扩大,需要现款的商人还可以向兑换人借款,由借款人出
具期票给兑换人,按期票规定的日期归还,并付给利息,这样,信贷业务开
始发展起来。
开始兑换人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办公,不久,长板凳成了兑换人的代名词。
兑换人通过经营汇兑和借贷业务获得高额利润,银行就起源于银钱兑换业,
兑换人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银行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0 15:04:0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