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3-7-14 08:23:21
看着不错,就拿过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银行间市场出现“钱荒”、市场资金面枯竭、汇丰PMI数据萎缩等因素使得投资者人心惶惶。关于中国经济在今年出现危机的说法,网上更是满天飞。但在我看来,万事虽有可能,但今年要发生经济崩盘事件,可能性极小。原因在于两个,这次央行货币紧缩,是针对影子银行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定点打击,是蓄谋已久的行为,绝不可能是央行吃错药发癫,要商业银行陪着它一起裸奔。
这与其说是经济现象不如说是政治现象,这和企业新班子上马当年的业绩必然亏损一个道理——以前和今后可能的烂帐一次性亏到位,俗称洗大澡,然后若干年后的业绩才会逐步稳步走高,不然前任烂帐曝光露馅,这责任到底算谁的?此其一,其二,中国经济崩盘第一信号是房地产崩盘,其他领域地雷引爆,只能叫短期调整,不能构成三四年之久的衰退或者大萧条。为什么呢?因为房地产投资占据中国社会储蓄资源的三成以上资源,中国是全球房屋自有率最高的国家,同时目前城市居民家庭资产的七成以上都在房地产上。一旦房地产崩盘,就意味着中国最大行业领域的资源被错误配置了,相关上下游行业会因此倒下一大片,而同时中国人一夜之间都变穷了,自发缩减开支,这时,真正的信用紧缩周期来临了。
现在是老大们有意挤脓包,洗大澡,搞爆几个理财产品,让几家银行亏死,最终目的就是让地方上那些乱七八糟说不清道不明的基建项目停下来。逼着银行向中小企业信贷,别一个劲的对地方ZF抛眉眼而已。这有效吗?短期内可能有效,以三五年左右时间的周期看,几乎不可能达到目的——除非财政体制改革。
这话怎么说呢?大家必须明白一点,就是地方融资平台大多数都是公共服务项目,本应该属于财政支出范畴,结果地方ZF财政没钱,却从银行圈钱去乱折腾。这里面乱七八糟胡来的不少,譬如陶冬就说他亲眼看见信托公司融资的海南风电项目全是扯淡,因为海南那块压根就没风能,但信托公司却从中大发利市,连扫地阿姨年终奖都百万——这信托公司老大口味真重啊。但我们不能却因此认定,中国地方融资平台的项目,都是这么操蛋。其实大部分都是地方五年规划里面早就筹划好的公共服务项目,本来是五年十年慢慢来搞,只不过这几年就着积极财政的东风,提前大干特干而已。譬如大家都说不厚督阵重庆,大搞特搞基建工程,是劳民伤财大跃进,但还得说句公道话,那钱大部分都被烧在公路等基建上了,有理无理,地方基建设施先进,是有利于经济良性增长和效率提高的。这是没问题的。
但麻烦就在于这里。中国财政是分税制。基建投资带来的效率增长,之后随之而来的税收增长,大部分都被中央财政拿走。地方上只能干瞪眼,基建投入的钱,是他们从银行圈来的,后面要还的钱,只能从财政税收上面找,但地方财政就是没钱。非但如此,一旦中央财政有所吃紧,地方财政更吃紧,因为中央从地方那里拿走更多。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营改增,表面上看是企业税率降低了,实际上地方营业税,很多时候是定额包税,也就说,税务局给企业一个额度,不管你今年赚钱赔钱,你缴纳这么多就行啦,事实上很多地方营业税率是打折的——放水养鱼的道理谁都懂。但改成增值税,原先暗中减免的税负这下真的变成实缴了,而地方税源少了一大快的同时,其他方面收费就更狠了,譬如北京律师营业税率一下子涨到47%,这纯粹就是不让人干活嘛。最后企业日子没法过了。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
聊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你逼银行不向地方ZF融资平台贷款,短期内没问题,银行老总被拉去喝茶谈话,大家回单位统一思想掐死几家地方平台,再搞爆几家不听话的中小银行理财产品,但中长期看,财政不改革,地方ZF还是要想办法从银行圈钱。道理很简单,财权和事权太不匹配,地方财政困窘之下,那是什么办法都会想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激增的时候,是2009年上半年,这个时候利率极低,也就是说我们尽管说地方烂帐严重,但实际上12万亿大部分的信贷累计问题其实并不多,性质并不严重。道理很简单,经济谷底玩杠杠做多,无论如何要比在顶峰用杠杠安全的多。目前的麻烦仅仅是地方财政根本不可能还银行贷款——因为其中很多都是无现金流的项目
简单总结一下:地方ZF这两年拆借银行资金太猛,玩得太大了,中央老大要出手管一管了。最后结果无非是中央财政兜底一部分,地方ZF咬牙扛一部分,银行出血割肉弥补一部分。今年经济很可能真给安信那帮大牛说中了,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因为老大一定要让它破,大破可能性不大,但一定要早破,不这样,后面烂帐全算他头上了。至于崩盘,这么说吧,现在银行间市场崩盘了,但债市还挺着,债市完蛋了,你要看楼市崩没崩,楼市没崩,就不会大破。至于股市,嚓,早就崩了,已经屌丝好多年,不说也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4 10:04:38
钱荒?要看这个荒是对于谁的了,年年喊年年都那样,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影响基本为0.还记得四五月份的流动性资金有多少吗,M1M2大的惊人,不是就有人叫嚣警惕流动性过剩,那现在怎么银行间流动不起来了。其实主要就是一些考评政策,方法集中在年中,每年这时候银行的人都在拼命的冲时点,再加上平时勾心斗角的,哪有什么心思去搞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好在我们有一个伟大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ZF,现在不管出什么问题只要严重了就都不是问题了,最最严重的无非都回到改革前一起大锅饭,那起码还有部分公平在。
  要解决钱荒就等着整个银行乃至金融系统的彻底改革吧,别那么多时点上的考核,要对整个年度甚至数年的总合表现来进行考核评级,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4 12:01:53
      钱荒就是银行没钱了,而不是你没钱了,可以理解为你明明卡上显示有钱,但是你去银行取钱,人家没钱给你。所以银行没钱,跟老百姓没钱,关系挺大。如果在国外,银行没钱了的话,铁定是大事。在国内,我们每天在看热闹,却从没人担心过自己会没钱,的确是挺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

  很多人问,银行为什么会没钱?大家都知道银行都是在城市里有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装修,银行的员工都是最有钱的人,只有银行给人钱,怎么会银行没钱呢?所以,都不可思议。事实上,银行没钱是经常性的事情,今年还有银行还不了钱呢?塞浦路斯、希腊、冰岛、西班牙都有银行还不了储户的钱,而事实上,我可以说世界上100%的银行,其实在你们一起去取钱的时候,都给不了你们钱。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下银行是怎么运作的就能明白这个问题。假设银行拿到一百块钱,首先要交给人民银行20块钱,剩余的80块,留在银行的账户上。这个80块钱,对于银行来说,其实是欠了存钱的人的钱,而且还要支付利息。

  如果就任其放在账户上,银行只是损失,不但储户来要钱的时候要还80块,还要给利息,如果都这样,银行早喝西北风了。还养什么员工,造什么大楼啊。那银行怎么办呢。当然是拿了这80块钱去放贷款了。这80块钱的贷款利息而且还要高于给储户的100块钱利息才能赚钱。那就是意味着银行拿了100块钱存款,必然是需要赶快把贷款放出去,如果不放出去啊,就是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4 12:50:17
钱荒,不过是国家对金融系统压力的一次性测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4 14:47:16
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11:40:08
既要控制通胀,又要保经济增长。08危机后,为了保经济稳定和增长,利用政策工具起到了一些作用,同时也造成很大通胀,现在将通胀,又要用到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很重要,利用不当造成钱荒,也是有可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11:42:33
国债期货出来就是调整利率的自由度, 也和影子银行的市场有一点作用吧。 至于风险 应该是没有的, 本来银行就有超量的r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13:53:59
力量小子让我哈 发表于 2013-7-7 08:42
钱荒原因就是银行的钱没放在实体经济,都去搞虚拟金融产品了。即使有的钱投入实体经济,但由于不景气,导致 ...
从国内经济上来看,确实如此。
而从国外经济环境上来看,也有点国外资本撤走所造成的。君不见前期美元又飚到了90以上了吗?再加上像新加坡等市场都有做空中国经济的盘。
有这种种的国内外环境中,中国对自己的经济(尤其是银行)进行调整,也是必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13:56:46
zhaoyaming 发表于 2013-7-7 11:48
当经济不景气时,货币的流通速度理性地减缓,从而看上去资金出现缺口,这其实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经济扩张 ...
这里面的东西很复杂与微妙。
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西方世界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但是又有多少人溯源上去,看到货币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前段时间播放的《货币》,很有意思地提到了一点,西方是靠着货币、体制、科技这三驾马车跑赢的。而这,正是中国还要走的更漫长的道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14:00:01
南在南方zlh 发表于 2013-7-14 12:50
钱荒,不过是国家对金融系统压力的一次性测试!
不是测试,而是真刀真枪地上了吧。。。谁敢拿银行来开玩笑啊,这可是真金白银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16:32:49
55730390 发表于 2013-7-15 14:00
不是测试,而是真刀真枪地上了吧。。。谁敢拿银行来开玩笑啊,这可是真金白银啊。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17:19:22
同时,依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惯例,如果第一把火都没烧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18:05:09
个人感觉钱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央行现在进行的一个收缩钱袋子的行动上吧。。。市场上的大部分资金流动其实都是不正常的,,现在往往都是将那些应该投入实业的资金用于炒作金融资产,,以期望获取更高的回报。。这种心态很不健康,,所以国家对于这部分的资金必须加以限制,,从而大量的减少对于市场上资金的投入,,从而导致了所谓的钱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21:13:14
钱去错了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22:06:21
让资金进入地产以外的实体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6 07:02:45
KKKKKK虚拟经济确实过热该降温~\(≧▽≦)/~啦啦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6 07:59:21
钱荒的原因不排除银行和居民的资金被房地场市场套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前几年至今,一线城市房子的价格基本已经是每平方以万元计价。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吸纳了居民手中相对闲置的资金,这自然会挤占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另外,从购房的资金来源上看,居民基本上是通过贷款来够房的,贷款的钱自然是来自银行,并且这些贷款的还款期限基本较长。这样居民和银行的钱就被套住了。其次,钱荒的根本原因还是来自银行监管的缺位和业务的过度扩张。银行业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可从侧面反映出银行业务过度扩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6 09:25:40
book992008 发表于 2013-7-7 08:54
钱荒的原因我认为国际上对我国实体经济的看衰,热钱外流,同时大部分钱又多投于虚拟金融产品,而没有投放在 ...
是否和美国前一阵子的制造业回流有关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6 09:57:29
麦大头 发表于 2013-7-7 17:07
股票新股发现那么多,融走了那么多钱了,还发行、还解禁。 真是无底坑啊!再不控制的话,到时候就成了黑洞了 ...
这个是个问题啊,最近在对英国股市做研究,英国主板市场加上AIM市场也才1423只股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6 10:12:56
本质根源:部分银行通过借短贷长谋取利差所致---通过滚动发德风险不断累积,所以“孩纸们”慌了,剩下的哥行短期理财产品获取资金,然后放出长期贷款给僵尸企业、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反正如果短期流动性不足,“央妈"会帮忙的。出乎意料的是,此次,“央妈"决定警告警告这些不听话的“孩子”,免得道就不说了,大家都明白。
后续影响:这只是警告,央行绝对不会真的让银行系统出现系统性危机,但是商行多少会收敛,长期来看,经济结构调整才是根本,这个过程或许不可避免存在企业倒闭,银行坏账等事件,商行最终自己会调整贷款投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6 10:28:27
中国经济长期处于一个资本"空转"的状态,国有银行将大量资金借给了国有垄断企业或者投向了理财产品市场。而继续资金的中小企业却步履维艰,这个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这次央行虽然给了金融敲了一次警钟,但是银行会不会好了伤疤了痛也很难说,因为整个商业银行的盈利都远小于影子银行的获利,他们也是利益驱动的。从根本上说是国有和民营经济体制问题长期积累的弊病,国有银行趾高气扬地宁愿把钱投个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或者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也不愿意借给民营企业。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源着手,消除国有和民营的界限,至少是缩小吧。同时ZF加强监管,要下狠心,不能被利益集团绑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6 11:11:02
央行之所以没有迅即出手,注入流动性,主要还是各类影子银行的金融机构信用体系告急;市场参与者的惶恐情绪,也是钱荒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6 19:25:55
钱荒,金融危机。。。我想如果大家的目光多多关注内地,而不是老想着往外出口,可能金融危机队中国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7 09:09:19
钱荒主要还在于流动性不够,很多高流动性的钱被拿去做低流动性的投资去了,所以造成钱的流动性不够,不是钱本身不够,自然就钱荒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7 10:35:44
首先,中国今年前五个月贸易顺差808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约3倍多,但是如果确实如美国银行估计的,实际出口只有十分之一的话,那么出口只是去年的三分之一。这个调整有两个结果,其一是中国GDP增长率还得往下调,其二是至少几千亿元的热钱进入了中国。中国民间的高利率和世界资本市场的低利率使得中国成为热钱的最佳目的地;这个状况已经持续了几年,今年的数字只是一个缩影。

热钱和中国自己的信贷扩张交织,通过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方式让社会融资总额快速增长。虽然广义货币供给在2012年只增加了14%,社会融资总额在2012年增加20%,2013年增加22-23%。信贷总量对GDP比率从5年前的120%增加到现在的200%;这个高比率是危机的前兆。

一方面是信贷总量的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的下降,说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加上民间利率高企,中小企业融资难。针对这个状况,2013年以来,中国ZF的新金融政策逐渐清晰,即控制信贷总量风险,监控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市场,在控制信贷增速的基础上改善资金配置的效率,让资金流向更值得投资的项目。按总理的话,这叫激活存量,这是造成钱荒的政策因素。

造成钱荒的国际因素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ZF打击热钱进入中国的假出口渠道,其二是美联储宣布逐渐退出量化宽松(QE)的计划。美联储的决定代表了其对经济强劲的信心。消息一出,美债长期利率开始上升,注意这个上升并不代表市场对美国通胀的预期。实际上,2013年6月25日美国国债市场对美国今后5年通胀的预期为每年1.64%,低于美联储2%的核心通胀率目标;另外,今年是黄金从1981年以来下跌最多的一年,6月25日的金价是每盎司1279美元。显然,美国利率的上升是基于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而非通胀。

热钱习惯的套利交易是从美国按低利率借钱到新兴国家投资。美国利率的上升使得套利成本也上升,于是热钱开始退出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美联储宣布退出QE的计划对新兴国家的影响超出了它的预期,表现在新兴国家股市普遍下跌。

中国钱荒的国内因素是各种信贷产品的快速扩张。金融机构通过低成本融资,尤其是短期融资,然后投资在更长期、更有风险的项目里。短融长投的基础是金融机构可以很容易在短期资金市场里融资,影子银行则规避监管机构。

2013年6月的钱荒发生在三个因素的交集:国际热钱的退出和大量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导致资金短缺,央行的信贷收缩态度对资金短缺的缓解没有帮助,资金到期造成流动性危机,即钱荒,表现在银行间利率的高涨和金融机构违约。

钱荒发生时做过几个判断:“1. 中国应该不会经历一场国家信用危机,央行也很容易在需要的时候增加流动性。2.信用不会宽松,短期之内债市、股市、和外汇市场都会受到影响。3. 随着流动性的收紧,今后几个月我们会看到一些产能过剩制造业和金融机构违约率的上升,包括高杠杆的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公司,地方融资平台、信托公司、地产开发商、担保公司等。”

我相信这几个判断仍然有效。资金短缺由于以上因素已经发生,ZF希望控制信贷风险,也希望改变金融体系的资本配置,所以不希望提供额外的流动性。这个结果已经对股市、债市发生短期负面影响。但是ZF也会在急需的时候注入流动性救市。

所以我们还可以做几个额外的判断:4. 虽然有危机扩散的危险,但这是小概率事件,股市和人民币长期都应该没有问题;5. 必然有人为钱荒买单,但应该不只是央行。信贷的不宽松会持续,这次危机的实质持续影响可能是对缺乏流动性的高杠杆公司和中小金融机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7 11:45:22
倒不如这么看看,ppf的模型说明了生产的可能性,那么,将钱看作生产的原始材料加入生产的两部头中,央行和其他银行看作两个两个产品组合。在固定的时间内,所供分配的生产资料是稀缺有限的,那么,产品的生产者自然是想要本产品的生产更多,在这个方面,经营者永远是非理性的,所以,会寻求更多的资金来源。但是,本身的不够,那么就会对央行资金作更多的转移。央行钱少了,商行的钱却大部分投资了,而且短期内一般是难以获得回报,同时夹杂着诸多的烂帐坏账,钱荒是必然的。而且,拆借利率过高,借了钱也还不起,不如拖着再说,同时寻求更多的资金投入,那么滚雪球效应就会越来越大。还好有规定,唉。。。。非理性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7 13:57:35
其实我觉得就是银行没把钱放在该放的地方,拿去赚钱了,该拿钱的时候拿不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7 14:20:28
钱荒的原因并不是钱少了,而是银行风控不够严格,进一步探寻原因,是因为银行业“大而不倒”的政策在中国现实存在。所以银行敢于大胆的放贷,导致流动性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7 14:58:05
央行不愿“放水”,旨在给商业银行上一课,体现的是决策层改革的决心。国务院新出的“国十条”中第一条就是“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保持货币信贷总量”,表示了政府依然坚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政策。决策层为了调结构,可以忍受增长下滑,目的在于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盘活大量民间资本,让资金能更多地流入实体经济。预计下半年资金面依然偏紧,但是像6月底那样的局面再现的可能性很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7 18:07:53
zhaoyaming 发表于 2013-7-7 11:48
当经济不景气时,货币的流通速度理性地减缓,从而看上去资金出现缺口,这其实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经济扩张 ...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