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楼主的这道题可算不了经济学第二难题。第一,不够现实,只谈生产不谈需求,因此无所谓难题。可以看出楼主是想用马经的“劳动价值”来分折;第二,如果用马经的“劳动价值”来分折两个人的社会模型太一目了然了;第三,楼主是想用以为马经的“劳动价值”能分折的例子来为难西方主流经济学吧?另,楼主还想考人对财富的理解。不知我猜对了吗?不过,通过这个例子来深入理解马经原理的逻辑与缺陷也未尝不可。
同样富裕
10天后,甲更富裕.
1,2斤煤交换1尺布,他们之间便没有贫富之分.可以必然存在,因为地球上只有他们两个人.
2,小商品生产者之间贫富的产生,并非只有一种原因.因为世界上不是只有两个小商品生产者.
3,市场经济,不可能不再有贫富之分.
4,不等价交换.
5,劳动价值论:最早的商品交换无疑是以其中凝结的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交换.
同样富裕,正确。
10天后,甲富裕,正确。
1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不正确。实际的交换比例取决于忽悠能力。(当然,实际是取决于供求关系)
2 单就本题而论,他们的贫富就是取决于交换比例。
3 正确。
4 西经里有不等价交换吗?
5 不正确。任何时候的商品交换都不是等价交换,都不是以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力的多少来交换的。等价交换只是经济学上的理想。
不知道怎么样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