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901 1
2013-07-09

中国新闻周刊网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6月下旬金融市场发生“钱荒”根源在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债务积累,企业、地方政府甚至整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过高,以致常常出现或大或小范围内的偿债问题。而宏观经济每次出现这类问题,惯常的办法是采用所谓“中国模式”,也就是威权主义的强势政府去动员资源海量地投入去救市。例如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2009年用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把GDP增长率拉到8%以上。当时有些人觉得非常得意,说我们率先走出了危机。实际上这是饮鸩止渴的办法,它不但没有降低杠杆,相反进一步杠杆化了。

问题在于即使这种办法也愈来愈不灵了。4万亿计划把经济拉起来,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经济增速就开始连续5个季度下降。这些投资中相当一部分是回报率很低、甚至没有回报的,还出现了一些所谓“死城”“鬼城”。这样,罗伯特·索洛过去讲的投资回报递减的问题就非常明显地表露出来了。去年下半年的大规模投资,只是把第四季度GDP增长率拉起来0.9个百分点。到了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又下来了。所以,旧的增长模式和用强势政府海量投资支撑高速度增长的发展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

另一方面,在杠杆率很高的情况之下,一有风吹草动,某种偶然的原因就会引发资产负债表的危机,也就是局部的资金链断裂传导到金融市场的其他部分,引发系统性危机。

那么是不是危机就不能防止呢?当然不是这样。这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根本的问题在体制,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

新宏观认为,所谓的投资驱动只是问题的表象,内在的根源是债务拉动,债务是因,投资是果,而不是相反。

没有政府负债,就不会有政府大规模投资;没有消费债务,就不会有按揭贷款、汽车信贷;没有企业信用贷款,就没有企业盲目投资;而一旦没有了按揭贷款,那么房地产商是绝对不敢疯狂造城的,没有汽车信贷,汽车制造商更不会扩大生产线,没有来自房地产商、汽车制造商的订单,水泥、钢铁、铁矿石、造船厂商不会增加投资。

而主权债务危机、消费信贷危机市场经济消费不足的必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债务拉动,这是由央行发行的债务货币以及利润与储蓄导致的货币沉淀决定的,市场化越彻底,问题越严重,美国、欧盟、日本、希腊、冰岛莫不如此,吴老所讲的改革,也就是弱势政府,非政府投资在中国的大地上就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新宏观的结论是政府驱动没有出路,凯恩斯主义的后果是滞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前途是大萧条,量化宽松只是止痛片,储备需求才能治本。

当前的现实选择是养老金收购生态林,央行支付利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11 08:44:46
中国房地产泡沫规模巨大将载入历史 面临崩溃风险2013年07月11日 07:38
来源:中国总会师网
吉姆·查诺斯:中国房产热酷似八十年代泡沫期的日本

全球最大的空头基金尼克斯(Kynikos)掌门人、做空大师詹姆斯·查诺斯(James Chanos)日前接受日媒采访时称,中国当下的房地产热酷似1980年代后期的日本,巨大的房产泡沫规模无疑将载入历史,并将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深重打击。

詹姆斯·查诺斯称,据其试算,从建设成本来看中国房产市场的价值已升至GDP的300%至400%,而1989年日本的这一比例为375%。中国ZF试图控制泡沫,但并未见效,大量的房产建设仍在继续,投机资本不断涌入,金融机构也染指其中,无心本业的中国企业也纷纷将资金投向房地产。

詹姆斯·查诺斯分析称,中国最大的问题是金融体系扭曲,银行融资和影子银行每年都在创造大量的新信贷(约占中国GDP的40%-50%),靠信贷驱动的投资依存型增长模式将迎来极限,而个人消费并未强大到足以支撑经济增长的程度。中国无疑面临着信贷泡沫崩溃的风险,我们在密切关注着今后18个月内是否会发生。

对于中国每年7%的GDP增长,詹姆斯·查诺斯则认为,那只是中国经济的表层,我们重视的是从电力使用量、石炭消费量、最终消费等层面看到的实体经济增长,远低于所谓的GDP增长,美联储去年的报告也指出了同样的问题。正因为中国官方过于重视GDP的增长数字,才将政策倾斜到了不合理的过剩投资。

詹姆斯·查诺斯认为,既要抑制房产涨价过快,又要防止房地产崩溃,是极为困难的政策运营。中国ZF若压制投资,将导致大量的人失业。而收缩信贷,也将不可避免地对实体经济产生深重打击。虽然有意见乐观地认为中国官方今后能打开困局,但实际上可采取的手段已非常有限。(成平发自东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