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77 4
2013-07-12
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前提下,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力度来提振内需,无疑是一步“好棋”。若能统筹安排并鼓励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有利于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顾当前、又利长远。

  近几天,全国多地暴雨,许多城市再现内涝,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出行和工作生活。于是,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的呼声再起。

  这种呼声一方面说明百姓方便出行的基本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同时也反映出为民生服务、为消费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进步空间,还没有变成拉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内需。目前来看,城市公共水服务、城市公共交通等多个领域的投资还有很大缺口,依靠有效投资拉动内需的潜力依然很大。

  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前提下,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力度来提振内需,无疑是一步“好棋”。

  当前,公共产品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产生了巨大“负能量”,抑制了内需的增长。以城市内涝为例,一些城市“地下”的建设远不如“地上”光鲜,雨水管、污水管、燃气、电力、电信等各种管网在初期规划时并未综合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以致于现在经常要修修补补,对道路开膛破肚、反复开挖。表面上看,这扰乱了城市的秩序,增加了交通困难,影响了人们的出行;长远来看,这会限制汽车的销量,从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拓展。多提供有利民生的公共产品,能有效刺激消费的增长。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就多次表示,广义公共产品大规模的投入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第一大增长点。

  另一方面,这不但是群众所急需的投资,更是高效的投资。通过有效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可以兼顾短期刺激内需和长期改革的要求,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顾当前、又利长远。这样的投资符合客观实际,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当前许多城市管理者正在调整思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调整,既重“地上”,又关注“地下”,大力推进如城市排水系统和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设施建设等。这些做法和正在进行的棚户区改造一样,是短期改善民生、扩大内需,长期利好社会发展的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下好这步“棋”,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一盘棋”的思想,并适当提高统筹力度。比如,在现有的城市格局中,环保、交通、信息等部门要统筹兼顾,积极进行地下管网改造和规划,让“地下”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迅速赶上“地上”。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相对比较匮乏的乡镇,更要注重规划,让“地上”和“地下”统一协调发展,甚至先建设好“地下”,再注重“地上”。

  下好这步“棋”,还要鼓励民间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资。这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优化投资结构,降低ZF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对城市“地下”的改造,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必须转变观念,解除管制,改进服务,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投资者积极参与进来,放心安心投资。这也能为下一步的价格和市场化等方面的改革积累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12 09:26:5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2 12:31:05
修路能收过路费,修下水道收排污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2 16:41:23
不发展还能安享乡村宁静,发展了到处是I污染,晚上睡觉睡不着,这成本太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2 17:37:36
观点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