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扩内需促消费调结构的几个关系 分析参考资料
时间:2010-02-10
宋立根 赵新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0年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扩大内需,将成为引领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体。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方针,我们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把握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投资需求,对拉动经济较快增长具有直接显著的作用。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国密集出台了不少旨在促进消费维护经济平稳回升的反周期举措,国民经济已发生了明显转机,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通道。从2009年经济发展看,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需求的拉动。但是,消费需求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最终需求,投资需求的启动最终要靠消费的扩张来支撑,投资需求能否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乘数效应以及乘数效应大小,其中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是一个决定性变量。所以,在努力增加投资需求的同时,要注意扩大有效的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2010年必须进一步强化促进消费的政策,并将促进消费需求置于“调结构”的突出位置,明确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扩大消费的政策操作思路。把消除消费障碍、释放消费潜能、引导消费需求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农村消费建立在中央积极财政政策基础上,如何撬动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点。
首先,要消除消费障碍。需要搞好消费教育,完善消费政策。引导消费者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消费观念,鼓励和引导消费者敢于或善于消费;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我国城乡居民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必须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其次,要释放消费潜能。去年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能,促进了家电、汽车、住房、节能环保等行业的生产和结构调整,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应着力推进以消费需求升级为重点的扩大内需,需要激发民间投资,进一步拓展消费增长的空间,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再次,要引导消费需求。尽最大努力使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同步双向启动,互相协调和配合,缓解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建立规范的消费信贷制度,运用制度保障消费,为消费信贷的稳步发展创造条件,采取措施消除消费信贷中的各种障碍和不合理因素,降低消费信贷抵押登记过程中的不合理收费,适当简化不必要的手续。
把握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就是注重改善民生,只有提高城乡居民不同群体之间收入,才能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