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发电技术是一项利用工业、农业或城镇生活中的大量有机废弃物(例如酒糟液、禽畜粪、城市垃圾和污水等),经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驱动沼气发电机组发电,并可充分将发电机组的余热用于沼气生产的综合技术。该技术不仅本身提供电能这一清洁能源,同时解决了沼气工程中的环境问题,消耗了大量废弃物,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属于典型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图1:沼气发电的典型流程

生物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一般的沼气组成成分包括50%~80%甲烷(CH4)、20%~40%二氧化碳(CO2)、0%~5%氮气(N2)、小于1%的氢气(H2)、小于0.4%的氧气(O2)与0.1%~3%硫化氢(H2S)等气体。
我国沼气利用规模可观,且发展潜力巨大。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国沼气工程7.3万处,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2.7万处,年产沼气总量142.6亿立方米,折标准煤2500万吨。而据统计2009年欧盟25国沼气产生量为167亿立方米,即我国沼气利用规模已达到较大规模。同时根据相关部门测算,到2020年中国沼气资源总量915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加1倍,相当于7190万标准煤。
沼气发电利用比例极低,提升空间巨大。欧美国家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气基本用于发电或提纯代替天然气;而在我国,工业企业将沼气用于锅炉燃料,农场沼气则用于养殖食堂炊事燃料,超过90%的沼气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垃圾填埋场亦存在沼气大规模放空的处理方式,填埋气回用率低于20%。比较中国、德国两国沼气产生量和发电装机量即可发现其中的巨大差距。
图2:我国沼气发电装机比远低于德国(2010年数据)

假设沼气60%用于发电,则2010年144亿立方米的沼气产生量估算,可产生150亿千瓦时电量,对应装机200万千瓦,达到现有规模的4倍;以2020年915亿立方米沼气资源量估算,扣除自用沼气300亿立方米资源外,可用于沼气发电的气量达到615亿立方米,产生922.5-1230亿千瓦时电力(每立方米沼气产生1.5-2千瓦时电力),装机容量能达到1537.5-2050万千瓦,达到现有沼气装机规模的15倍以上。
图3:2020年沼气发电市场达到现有装机规模的15倍以上
我国沼气发电市场空间分析: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