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0816 21
2013-07-19
    最近,中国新一届ZF经济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政策频繁问世?利弊如何?如何最大化获取改革红利?偌大中国几十万经济学家,经济学类70多种核心期刊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顶级期刊,过去5,甚至10年几乎没有一篇文章涉及中国改革的理论思考!有的只是一些杂文式的感想评论。为什么呢?第一我认为是不知道如何研究,美国老师没有建立模型,我们自己不会建立模型,因此不知道去哪里剽窃抄袭和改造模型。第二,偌大中国研究中国问题的文章为什么很多只能是以杂文形式出现,这说明老一辈经济学家是在实实在在研究中国问题,但是知识结构所限不会建模,主流期刊文章不好发表。所以研究只能以杂文形式出现。第三,一些年轻的物理数学学生进入经济学研究,但是其对国内经济现实几乎不了解。因此,强烈建议各经济学院加强中国经济研究力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20 00:00:5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0 01:36: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0 06:45:27
所谓画鬼容易画虎难,其次话题太敏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0 06:55:08
感觉楼主提的是伪命题,而且显然没有做过调查研究
不知道你说的改革是不是只要开一帖药就可以治疗所有问题的意思
如果是指这种,那可能美国也没有这种研究,如果有,那肯定是瞎扯淡。
如果是指某一细分领域的改革,那并不少,如财政分权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0 07:57:18
同意楼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中国统计数据不完全公开/以及不完善是否也是无法准确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