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PSS论坛
3619 2
2007-10-22

看了论坛对SPSS的讨论很受益,但对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异同(参考文献1),还有以下疑惑之处:

变量A已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下设有5道题,希望从调查问卷(likert 5级量表)的分析中能够检验此四种类型分类的合理性。那么,

(1)虽然两者都是对协差阵的逼近来达到数据变量的精简的(最后都能得到4种因子),但究竟用哪种方法更可取?

(2)大多数教材上都是如此说,“单击Analyze-Data Reduction-Factor命令,设置因素分析主对话框,单击Extraction按钮,按照系统默认值抽取特征值1的因素”;但在参考文献2,通过对标准化后的变量进行抽取特征值0的因素。用这两种方法分别抽取变量标准化前及后的数据,得出来的结果完全不同,是怎么回事?后种方法甚至出现了错误?

(3)KMO值越大时,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它与哪些值有关?与Correlation Matrix的有关吗?

新手发文,说得比较啰嗦,请各位高手指教呵。

参考文献1:林海明,张文霖.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兼与刘玉玫、卢纹岱等同志商榷[J].统计研究,2005.(3):65-69

参考文献2Xiaowenzi22 pinksss 共同制作-SPSS 中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操作

166565.rar
大小:(110.23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林海明,张文霖.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兼与刘玉玫、卢纹岱等同志商榷.pdf


166566.rar
大小:(520.91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Xiaowenzi22 与pinksss 共同制作-SPSS中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操作.pd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2 1:59: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22 05:45:00

寻求答案

怎么没人解答呀?[em0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2 13:06:00
以下是引用ydjzy在2007-10-22 1:59:00的发言:

(2)大多数教材上都是如此说,“单击Analyze-Data Reduction-Factor命令,设置因素分析主对话框,单击Extraction按钮,按照系统默认值抽取特征值1的因素”;但在参考文献2,通过对标准化后的变量进行抽取特征值0的因素。用这两种方法分别抽取变量标准化前及后的数据,得出来的结果完全不同,是怎么回事?后种方法甚至出现了错误?

参考文献2Xiaowenzi22 pinksss 共同制作-SPSS 中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操作
    




抽取特征值0的因素是为了显示完整的信息,再来取舍你要几个主成分(或者因子),你取特征值≥1,信息就不完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