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4072 3
2005-06-03

汇率决定领域中的“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相对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实际汇率高估,相对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的货币实际汇率低估。按此效应,是否有如下意思:相对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应该升值,即这里的实际汇率是直接标价法,如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名誉汇率被高估(8.2765),则应降为比802765小的某一数值?

还有这样的论述:实际汇率上升代表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相对价格下降必定是本币贬值,则倒推出此处的 实际汇率也是直接标价法。)。

有的书籍上这样讲:为了扩大出口,实际汇率必须贬值。这里好像又是间接标价法!

请高人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6-3 17:55:00

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富国的东西贵,穷国的东西便宜。之后,如果穷国的生产率提高,则价格水平应该上涨的更快,否则的话实际汇率就应该下降。

对于间接法还是直接法,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所在国的原因,例如美国的作者和英国的作者用的应该是不同的标价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5 11:05:00
谢谢!国内教科书好像对此问题没有统一的说法。当初学高老师的宏观时,此问题把我们害得好苦。鄙人建议秦始皇再生,来个汇率度量衡大一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4 10:21:44
国内教科书关于汇率是直接标价法还是间接标价法都比较混乱,一般默认的是直接,所以通常别管是汇率上升还是下降,用升值贬值来理解才对,不要被作者迷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