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或将入主江山股份
2007-10-22 16:47:24
本报记者 苏江
上海报道
10月19日,江山股份(600389.SH)继续创下新高,收于22.49元,上涨9.81%,国庆后累计涨幅近40%。
对于江山股份来说,中化国际(600500.SH)于今年5月受让公司大股东南通工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南通工贸”)所持股份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受此消息刺激,公司股价从年初的4元多一路攀升至8月的17.8元。
8月24日,江山股份公告称,控股股东南通工贸持有的5544万股股权已经过户给中化国际。至此,中化国际持有江山股份28%的股权,仅次于大股东南通工贸位列二股东之席,南通工贸的持股比例为28.44%。
10月19日下午,江山股份董秘陶坤山在电话中说,“中化国际一两年内可能会有控股意向。”
中化或将入主
今年5月18日,中化国际耗资5亿元人民币从控股股东南通工贸手中受让5544万股江山股份股权,受让价格为每股9.018元。
事实上,这仅仅是中化国际收编江山股份的一个步骤——早在今年2月,中化国际股东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称“中化集团”)就已经开始布局。
和中化国际直接收购股权的方式不同,中化集团采取的是间接收购方式,目标是收购持有江山股份0.87%股权的沈阳化工研究院(下称“沈阳院”)。沈阳院是江山股份上市发起人之一。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7日,中化集团与沈阳院在沈阳签署重组协议;4月12日,该项重组获批,沈阳院获准以国有资产无偿划转形式整体并入中化集团,成为中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10月16日,沈阳院院长李彬被任命为中化集团副总经理,兼任沈阳院院长和书记职务。
由于中化集团实际控股中化国际,中化集团实际持有江山股份28.87%的股权,超过南通工贸的持股比例28.44%。
10月19日,陶坤山说,因为公司股东南通石油化工总公司(下称“南通石化”,持股0.58%)隶属于南通工贸,南通工贸实际上还是控股股东。
当记者问及中化方面是否有控股意向时,陶坤山表示,在今后一两年内应该有可能。
事实上,中化国际意图整合农药业务已不是秘密,此前曾和华星化工(002018.SZ)接触过,但因为控股权问题未果。
行业周期来临
应该说,作为一家主业并不突出的上市公司,机构对江山股份并不感兴趣,直到今年9月18日,光大证券才首次给予其“买入”评级。
据光大证券分析师张力扬介绍,撰写报告的起因是公司主营业务中的草甘膦价格高位运行具有持续性,中化国际的进入也给公司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张力扬认为,公司的产品草甘膦和烧碱的毛利回升将大幅度提升公司的业绩,其中前者的价格走势尤为重要。
10月16日,江山股份交出了一份令投资者满意的业绩答卷。今年1-3季度实现主营收入20.53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净利润6264.07万元,同比增长61.35%。
据了解,草甘膦主要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田间锄草、非耕地锄草和免耕作物种植,该产品的销售额一直居全球农业产品首位。
来自平安证券的草甘膦行业报告表明,最近10年来全球累计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超过5亿公顷,这使得草甘膦的需求大幅度提高;而目前从技术和商业角度来看,还没有可以替代草甘膦的除草剂产品,因此其市场寿命预计还有10多年。
平安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付云峰认为,预计到2010年全球草甘膦的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而2006年这个数字为53万吨。
受供需缺口和国际草甘膦生产成本上涨的影响,10月草甘膦的价格为每吨4.85万元,近两个月上涨50%。
不少发达国家因环保原因不愿扩大草甘膦的产能,国际需求增加部分将逐渐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而国内,随着农业生产企业的门槛逐渐提高,不少小企业将被逐步淘汰。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生产草甘膦的上市公司除了江山股份之外,还包括新安股份(600596.SH)、华星化工和渝三峡A(000565.SZ),其中新安股份的市场份额最大。
预计今年国内上市公司草甘膦的产能将达到2万吨左右,明年将达到2.7万吨。
江山股份董事长蔡建国曾在公司内部表示,希望2009年公司的草甘膦生产规模达到6万吨。
另外,记者获悉,公司的搬迁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们认为,公司搬迁改造后,将大幅度提升农药产品的盈利能力。”张力扬表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2 20:51:5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