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src.gov.cn/n575458/n776436/n804882/n3952489/index.html
三星电子崛起与资本市场
刘洁 张达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mpany,下称“三星电子”)是韩国三星集团的成员公司,成立于1969年,最初的产品是黑白电视机。之后,其产品范围从简单初级的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产品不断地扩大到复杂尖端的高技术信息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半导体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销售额逐年大幅度增长,技术能力得到快速和长足的发展。目前,三星电子已是跻身世界500 强的跨国公司,其股票在二级市场上表现强劲,股票市值在2002 年4月超过电子业巨头——日本索尼公司,2006年5月21日,又一举超越美国芯片制造巨头Intel 公司,而就在六年前,三星电子的市值还仅仅为Intel 市值的八分之一。本文将对三星电子崛起的历程进行回顾并分析在高科技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发挥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一、三星电子的崛起历程
三星电子最初被称为日本三洋公司的“加工厂”,主要生产黑白电视机等低端产品,且未掌握关键技术。此后,三星电子采取技术模仿战略,破解和掌握有关产品的关键技术,但其自主技术开发能力不强,产品自主创新程度不高;它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还属于低档产品,面向低端市场,利润率不高。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三星电子开始采取技术跟随战略,充分发挥其技术开发上的后发优势,在液晶显示器和芯片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多年积极进取的技术学习、吸收和能力培育,三星电子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公司的差距已大幅缩小,但在尖端技术领域三星仍然较为薄弱,而三星电子片面追求数量的策略,使世界各地充斥着三星产品但又严重滞销,三星在消费者心目中只是二、三流的品牌,这也为三星电子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97 年亚洲金融风暴使三星公司陷入极大的困难,1998 年7 月,三星创纪录亏损1700 亿韩元(约1.2 亿美元),而且没有迹象表明亏损就此停止。用三星电子总裁尹钟龙的话说“三星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危局”。三星电子在阵痛中开始发生蜕变。1998 年8 月,三星电子开始进行结构调整,并确立了一个原则:大胆而果断地撤销局限型及非主打型产业,以半导体及移动电话等高利润产品为主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即使目前盈利但无长远发展前途的产业,也被列为待整顿对象,调整中三星电子裁员30%,并出售了100个非核心业务。通过结构调整三星电子明确了核心业务,为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三星电子在其30周年庆典上宣布了被外界看成重大赌博的战略调整,推出“数字融合革命的一个领导者”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三星电子开始了“数码战略”:把三星电子建成“数码—电子公司”,并通过将消费电子、信息/电信产品、电视机和PC 机以及在线和离线的世界融合在一起来实现其领导数字集成革命的目标,彻底改变其在“模拟电子”时代跟跑者的形象。于是,三星电子不惜血本地投入了这场数字变革,同时,开始坚决推行其高端品牌路线,奉行“第一主义”,打造世界一流品牌。三星电子在液晶显示器的外观和轻薄程度上不遗余力地进行创新;在手机的工业设计、功能配置方面煞费苦心。
现在,三星号称拥有12 种“世界最好”的产品,并有12 种在世界上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产品,包括D—RAM芯片(20.7%的市场份额)、S—RAM芯片(市场份额21.6%)、TFT—LCD(市场份额18.3%)、计算机显示器(14.5%)、阴极射线管(19%)、偏转线圈(17%)和钻井船(60%)。采取孤注一掷策略的三星电子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2003年公司税后利润达50亿美元,2004年更是高达100 亿美元。根据美国品牌调查机构Interbrand 的网站对全球85个国家、4000 余人所作的全球品牌认知度调查显示,三星电子的品牌认知度由2001年的第48名、2002年的第12名,跃升至2003年的第5名,仅次于Google、苹果计算机(Apple)、奥斯丁陆虎汽车(Austin Rover)、可口可乐(Coke Cola)。
二、三星电子成功的原因
纵观三星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三星电子的成功主要源自如下三个方面:
1、坚持自主创新
三星电子曾经是技术跟随者和模仿者,三星电子在引进外国技术的同时,始终强调内部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强调在提升内部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寻求市场、产品和技术的动态匹配。正是自主、不懈的研究和开发,才使三星电子成为一家冉冉升起的全球领导企业。2004年,三星的研发投入占到总收入的8.3%,相当于46 亿美元(今年有可能达到9%),没有任何一家科技公司——无论英特尔、微软还是索尼,在研发上的投入比三星多。三星电子目前11.36万员工中,有近2.7 万人都是研发人员。1997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亚洲大多数企业都削减研发资金,三星电子却加大投入。正是这样的胆识,使它在LCD、手机和芯片领域都成了行业翘楚。2004年三星电子在美国取得的专利高达1604项,在世界所有行业中排名第6位。这证明三星的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世界级的水平。此外,三星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外国先进公司对其刮目相看,愿意与三星共享技术,三星电子不仅可以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经济收益,获得先进技术的机会也更多,代价更小,而且企业的技术进步会在一个更高水平上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1997年,三星电子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收入为2500万美元;1999年达7500万美元。三星电子以自己拥有的数字技术专利和自主技术为筹码,在DVD、数字摄像机、数字卫星广播接收机、数字电视、机顶盒等领域均取得了技术突破。
2、推行高端品牌战略
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品牌,实践证明,同样一件产品,有品牌比没有品牌在价格上高出50%—60%,而且销量比后者更为理想。
三星电子的产品曾经是低层次产品的代名词,在世界上并没有其品牌,但在过去五年里,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增长了186%。正是强大的全球知名品牌成就了三星的成功,这得益于三星战略转型后所坚持的高端品牌战略。
决定走高端路线之后,三星将产品从代表大众消费品市场的世界各国大型连锁超市中撤出,转而搬进品牌商店和专业商店。与此同时,三星将目标完全锁定在了一些拥有高利润、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上,坚决退出一些利润较低、没有太大增长前景的业务。
在品牌塑造上,三星总是以“世界第一”的高标准开发产品,他们生产出了“世界第一”手机、可视电话、笔记本电脑、MP3播放器、高清晰度电视等旗舰产品。在产品设计中,始终秉承“惊奇、简约、亲和力”的设计原则。他们通过对产品功能的开发和外观设计,赋予产品时尚的精神并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客户的不同生活方式为其量身定做个性化的产品,甚至会针对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的营销策划。
在电子消费品市场上的成功秘诀就是将最先进的产品在竞争爆发之前就摆在零售架上,因此在产品策略上,三星电子很好地应用了“生鱼片理论”——当你第一天抓到高档鱼,在一流的日本餐馆里能卖个好价钱;如果一些鱼没卖完,等到第二天再卖,就只能以一半的价格卖给二流餐馆,到第三天,就只能卖到四分之一的价格……三星电子始终以最酷、最时尚的产品进驻全球市场,并且总是不断地以比业界平均速度快1—2倍的速度推出新产品,保持了其产品的时尚性,这使三星电子的某些产品在行业内赢得了最高价。
3、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企业发展仅靠内部资金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执行自主创新策略还是品牌推广都需要借助外部资金,特别是资本市场资金的支持,而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更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三星电子的普通股和优先股于1979年在韩国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放行并上市交易,但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星电子的融资主要来自于低成本的银行贷款,其股票在二级市场上也未有突出表现。
1997 年金融危机之后,银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无法再给企业提供持续的低成本资金支持,而此时恰逢三星电子既需要资金走出财务困境,又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到研发、业务整顿之际。于是,在调整业务结构、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三星电子也开始改变其高负债率的财务政策,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1997 年1月,三星电子以每股4.65万韩元(约46美元)的价格增发220万普通股,融资约1亿美元; 1998 年6月三星电子以每股3.89万韩元(约32美元)的价格增发1170万普通股,融资约3.7亿美元,同年11月又以每股2.93万韩元(约24美元)的价格增发1500万普通股,融资约3.6亿美元。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为三星电子摆脱亏损、高负债的尴尬局面,走上复兴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星电子的股票价格也自此开始攀升,这又反过来为三星电子进一步融资提供了有利条件。1999 年,在三星电子为公司量身定造出数字战略之后,公司急需资金来实现其战略规划,三星电子抓住其股票在二级市场上表现强劲的有利时机,在1999年2月以每股5.13万韩元(约44美元)的价格发行958万普通股,融资约4.2 亿美元,同年6 月又以每股6.99 万韩元(约61 美元)的价格发行1500万普通股,融资约9亿美元。这两次融资为三星电子进行数字产品研发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1997年至1999年,三星电子在国内股票市场共增发5次普通股,融资总额是过去十五次(1980年——1996年)的三倍。改变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方式,充分利用韩国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使三星电子焕然一新。此后,三星电子股票价格一路飙升,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三星电子公司与资本市场形成了良性互动。除了国内资本市场,三星电子还充分利用了国际资本市场。早在1992 年,为扩展其半导体生产设备,三星电子便在海外资本市场发行了价值2 亿美元的债券。此后,三星电子又于1996年9月,发行1.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并在伦敦交易所挂牌上市,1997 年6 月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发行价值3 亿美元可转换债券,1999 年在海外三次发行可转换债券共募集4 亿美元,通过发行可转债所募集的资金用于购建三星电子扩大生产所需设施。此外,1997 年,三星电子的普通股和优先股以存托凭证的形式分别在英国和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上市。通过在国际市场上融资,三星不仅获得了其扩大生产、加大研发力度所急需的资金,也同时在海外资本市场树立了三星的品牌,扩大了三星电子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目前,三星电子有意在未来几年内到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虽然在过去六年内三星电子的股价增长了六倍,然而,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里以美国信托凭证(ADR)挂牌的索尼相比,三星去年的市盈率只有13倍,前者却有42倍。倘若三星电子能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势必将为三星电子的强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星电子坚持自主创新、走高端品牌路线的经营策略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使之在短短数年之内成为“世界级”选手。随着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三星电子逐渐成为韩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并对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韩国股票市场上市值最高的蓝筹公司,三星电子股票价格的涨跌直接影响整个市场的表现。我们也应看到,三星电子能在三年内五次增发股票,充分体现了韩国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而随着三星电子取得巨大成功,韩国股票市场无疑会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的投资,二者的互动达到了“双赢”的效果,这对我们坚持资本市场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服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3 9:19: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