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623 4
2013-07-24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位热血分析师的自白第二卷

                                             封面1.jpg


前言:承前启后,坚定信心,崩溃论都是纸老虎

在上卷《我为什么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一位热血分析师的自白》发布之后,引来投资者的热议,有支持,有质疑,这是好事,因为我坚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由于上篇写作的时候,一气呵成,很多细节可能没有解释的太清楚,为了让读者更加明白当前的历史机遇,有必要进一步阐述,希望投资者能够明白其中的逻辑,我的立场十分鲜明,不存在骑墙的可能,坚信中央可以突破固有利益的藩篱,实现实业中产的崛起,从而成功穿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不会陷入拉美化,反而应该是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为什么自己可以为实业中产代言?

有些投资者在接触的第一面,可能首先关注我的背景,看看我到底有什么能耐可以预言中国的未来?我这里总结一下,看看能否增加自己的可信度。

第一,  因为我去过很多国家,主流的西方国家很多都待过一段时间,而留学经历也让自己和当地人可以有更深的交流,同时自己英文底子不错,可以阅读大量当地的材料(我去旅游,一般第一时间会去当地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去搜索下,更新下自己的知识库),所以可以综合的吸收知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形成的观点往往不会脸谱化,简单化,相信能客观的反映当前趋势。

第二,  自己喜欢读书,尤其是政治,经济,历史,军事,国内的很多书籍蕴含强烈的政治倾向,很多非黑即白,所以在阅读的时候要用心将客观事实抽离出来,通过多种信息综合对比,再自己思考。另外自己更喜欢读一些客观的历史事实,例如剑桥中国史,剑桥欧洲经济史,罗马兴亡史,全球通史等书籍,然后结合维基百科去逐条核对,经过自己的思考,往往结论就会客观些。自己将平时的休闲时间基本80%都用来读书,这种出于兴趣的热爱,或许能给投资者一些新颖的视角。

第三,  自己是CFA执照持有人,多年新财富上榜分析师,在金融专业方面,自己还是有相当自信,而在金融领域十年的研究心得也让自己的眼光或许较其他人更加深入,对企业价值,国家基础的研究也更加透彻。公司的数据库与人员的支持,非常有利于获取各个国家的资料对比,对比其制度,还有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四,  最关键一点,我并没有太多的既得利益,但收入还算较高,职业也较稳定,没有移民,我有着一腔热血,愿意为中国的未来发声,愿意挺身而出为真理的一方代言。很多有学识之人,其并非不了解未来的方向,或许由于自身历史的限制,既得利益的联系,导致他们不愿意说,或者更愿意往自己的利益方引导舆论,这样容易将自己的观点极端化,例如极左,或者极右,反而忽视了未来客观的基础。如果实业,中产崛起,同时会给予中低收入者合适保障,市场化,法制化是中国的未来,那么其看法,或者舆论方向,应该是朝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以主义来否定。

全球经济的看法

投资者:美联储要全面退出QE啦,全球新兴市场都要崩啦,快跑啊?

回答:任何事情要客观看待,别被感情主导,或者被忽悠。历史上,美国在失业率这么高(五月7.6%),而通胀这么低(五月1.4%)的情况下,是不可能退出QE的。我们下面这个表可以说明,美国历史上及加息的背景,或退出宽松的时间。可以看出美国历史上有这么高的失业率和这么低的通胀率配合的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吗?我看不到。


a1.jpg a2.jpg



至于说美国全面复苏,我觉得现在说的有些过了,美国的经济复苏是有,但是说强劲复苏,V型反转,这明显是过了,客观的说,每年美国在QE问题上都会争论一番,这样的戏码我都已经看烦了,09年,10年,11年,12年,总之一句话,我真的不出QE啦,市场恐慌,大宗商品和股市暴跌,然后过两天,不好意思,前面是忽悠你们的,我又出啦,符合预期啦,然后全球投资者又放心了。为什么必须要这样调控,恰恰说明美国的弱复苏形势,因为实体机会不够充分,如果美联储不调整市场预期,注出的货币很容易形成失控走势,冲入大宗商品,推高虚拟货币价值(例如前面看到的全球比特币狂潮,黄金价格),所以此时必须要调控,然后威吓市场,让市场回归理性,最近的黄金价格走势,比特币都已经回归正常,美联储又成功了。没有猜错的话,真的到2014年,美联储又会找到新的量化宽松手段,支持经济,同时继续推高其他新兴国家的货币,拉动美国自己的就业。

a3.jpg a4.jpg

为什么美联储必须要维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

这是由美国当前的经济状态决定,由于美国经济目前依然处于弱复苏格局,必须要依靠量化宽松降低自身实体经济的成本,同时由于资本的溢出效应,推高其他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的货币价值,还有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提升中国中产的收入水平,从而拉动对美国产品的最终需求。有些经济学家说中国的收入太低,拉不动美国的就业,这种说法就太肤浅了,看看美国的Iphone,Ipad销量,到底有多少最终流向中国?或许不一定在中国零售,但是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做美国产品的中介,毕竟这个产业链都是相关的。

还有中国拉升其他大宗商品国家的需求,这些大宗商品国家的收入提高,反过来可以提高对美国产品的需求。所以美国对中国是有期望的,也并不希望中国经济崩盘,更多的是希望在中国经济的蛋糕中份额尽可能的大,所以唱空中国,利用手中的资本,希望在国家利益的谈判中尽可能的占据有利位置。当然过度阴谋论不可取,但是忽略中美间的利益博弈,那就是太天真了,好好读读美联储的构成,看看美联储到底谁说了算,有些人还说美联储是私人说了算,那是在美国大萧条前了。所以我认为所谓全球08年重现,这明显就是唯恐天下不乱的说法,08年我是市场中最早说全球有次大衰退的(可以参考《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下的中国经济》),但是13年绝对不会再发生08年的危机,因为美国根本不可能在此时全面退出QE,更不可能加息。如果此时新兴市场垮了,美元大幅升值,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自己经济的重新进入危机期,自己不至于玩死自己吧?

美国需要为其企业利益考虑,而现在其企业最大的需求是市场,当年鸦片战争就是为了争夺海外市场,现在也没本质区别,只有新兴市场的需求持续提升,让美国企业能够向外输出产品,同时也加大对新兴市场产品的需求,这才是利益的共赢。(见序二)

附件列表
12.jpg

原图尺寸 11 KB

12.jpg

B1.jpg

原图尺寸 93.08 KB

B1.jpg

B2.jpg

原图尺寸 104.53 KB

B2.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4-23 13:14:28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27 03:09:08
感谢楼主的慷慨分享,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7:41:04
感谢楼主的慷慨分享,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6 19:54:41
感谢楼主的慷慨分享,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