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4807 8
2013-07-26
郭晔,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

研究方向:
宏观经济,宏观金融,金融制度与金融风险

研究专长:

金融制度、行为经济

教育与科研背景:
1992.9—1996.7,湖南大学信息统计系信息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6.9—1999.7,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为“中央银行最优干预频率探究”。
1999.9—2002.7,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题为“有限理性’框架下证券交易监管研究”,被评为厦门大学学位论文,福建省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
2002.7—2004.7,进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研究课题为“行为金融学与中国证券监管制度研究”。
2004.7—至今,就职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006.9—2007.9,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系访问学者。
2007.9—2008.1,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校区数学与统计系访问学者。

开设课程
《宏观经济学》,教学对象为本科二年级,学生人数140人,学时4/周。
《微观经济学》,教学对象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人数120人,学时4/周。
《高级宏观经济学(Ⅰ)》,教学对象为硕士、博士生,学生人数70人,学时4/周。
《金融学》,教学对象为本科三年级,学生人数320人,学时3/周。
《投资银行学》,教学对象为本科四年级,学生人数50人,学时2/周。
《金融风险管理》,教学对象为研究生一、二年级,学生人数50人,学时2/周。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教学对象为研究生一年级,学生人数30人,学时4/周。
《中国金融制度供给》,教学对象为研究生一、二年级,学生人数50人,学时2/周。


问答汇总:
Q1:坛友yezhiyu:
郭老师好,宏观金融方面,就请您谈谈最近的利率市场化吧,贷款下限放开,那上限未放开,如可考量这种推进
A1:
坛友yezhiyu,你好,我觉得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这确实是近期金融界的一件大事。“利率市场化”或“利率自由化”是我们讲了多少年的话题?17年(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还是更长?早在我读硕士生时就在写这方面的论文,当时还空谈过时间表,呵,现在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
现在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接近成功的时期,我预计未来三、五年之内就应完成,目前已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接着就是最后一步:存款利率的上限放开,这些顺序都是参照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的。不过,我担心的有以下几方面:
1. 贷款利率下限有放开,听起来似乎对现在的银行、企业格局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长时间不再推出存款利率放开的话,银行之间为了利润考量很可能会进行"合谋",进一步拉大利差,从而加剧企业的负担。
2. 为什么不放开存款利率?原因很简单,各银行没有准备好,存款保险制度还没有建立,怕形成银行恶性竞争,导致大面积银行倒闭。但是,现在可以去问问那些银行,他们愿不愿意做存款保险制度,答案肯定是不情愿,为啥?因为进一步占用本可以去盈利的资金。
3. 贷款利率放开、存款利率不放开的局面绝不能持续,会很危险,无论对金融领域,甚至对整个经济领域。
4. 存款利率的放开也应该讲究顺序。


Q2:坛友゛垨著陽咣:
郭老师,您好,想请问您一下,您怎么看“中国会是下一个日本”这个说法?
A2:
坛友゛垨著陽咣,你好,我从来不认为“中国会是下一个日本”,呵呵。。不过,中国经济目前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点我是认同的,主要关键我个人认为在于两个方面:
1. 过去的几十年里,金融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制度改革,现在到了金融制度改革的时期,如果成功,那么金融制度改革的红利将继续支撑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
2. 急需经济结构调整,当然这个方面我们一直在强调,但是总也落实不好。目前,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已经很难在银行等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贷款支持,这就是一个ZF想下决心做结构调整的信号。


Q3:坛友盛夏的暴雪:
我想请教一下郭老师,当前我国金融界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治理,特别是地下金融的治理。
谢谢!

A3:
坛友盛夏的暴雪,你好,挺高兴你这样直接问我,因为至少认识到我国金融界存在问题。当然,问题是很多了,我们抛开一些政治制度的东东不谈,个人认为我国金融目前存在的两大问题(它们相互关联):
1. 价格控制,即利率非市场化,这样直接导致了利率的双轨化,资金哗哗地从所谓的正规金融流向高利的非正规金融,在这场资金流动的运动中,参与的人和机构越多,金融体系就越危险。
2. 金融资源的错配,这其实是由上面一个问题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包括宏观上,金融资源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的错配、金融资源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错配等;微观上,银行存贷期限错配等,这些都可能将导致金融体系内系统性风险爆发。


Q4:坛友yuwenqing111:
郭老师好 , 我想问一下您对即将推出的国债期货的看法。1、国债期货的推出会不会影响股市?会不会分流股市的资金量造成股市更加低迷?2、国债期货会不会遭到热炒甚至暴炒?
A4:
你好,国债期货是这两个比较热的一个话题了,对于你的两个问题,
1. 我个人感觉国债期货的即将推出已经对股市产生过影响了,其实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并不是那个事件出来后产生什么影响,反而是在前期大家对它的预期产生的影响更大。这似乎有点像朦胧时期感觉非常强,而捅破窗户纸之后反响反而没有那么强了的道理。呵
2. 国债期货在我国是有过非常惨痛教训的,当年的“327国债期货事件”,相信监管层这次一定会非常小心的。同时,现在的机构投资者应该比当年成熟不少。


Q5:坛友yeting2000:
郭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特点是:融资结构扭曲,在金融体系内风险向银行集中;金融机构风险向央行转移;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不断暴露和扩张;分业监管体制下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薄弱。面对外界舆论,特别是国外一些媒体说宣称中国金融市场泡沫将会在短期内爆炸等言论,想请教您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谢谢!

A5:
你好,中国的金融体系我也觉得是挺危险的,所以才要做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近期银行体系内发生了“钱荒”事件,虽然大家都出来解释了,但是那就是一种信号,有的外媒甚至把它称之为中国式的“次贷危机”,尽管听不很不舒服,但是又有一定道理。原因在哪?就在于两个方面*(刚才我好像回答另一位坛友的问题也说到了):
1. 资金价格(即利率)的管制导致资金价格的双轨。
2.金融资源的错配。


Q6:坛友joeson_lee:
郭老师,您好,请问目前金融学研究主要用哪些计量软件,比如SAS,MATLAB,R?以及它们的各自特点与优势有哪些?
A6:
你好,目前金融学研究所用的主要软件有MATLAB、R、SAS、STATA等,其实看你用来做什么(软件合不合适或够不够用),或者个人喜欢。就我个人而言,我一般用的是STATA和R,因为我做宏观金融的,所以都很够用了。R的好处是有很多可以调用的现成函数(程序)包,在国外很多做统计的学者喜欢用它,而且他们都会把自己新写的程序包挂上去共享;MATLAB最善于矩阵运算;STATA我觉得上手,而且做宏观金融、宏观经济挺好用的。

Q7:坛友outworld13:
郭老师,您好,请问金融衍生物方面的研究是否应该更多的与人类行为学结合?金融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A7:
你好,我觉得你想得挺好的,金融领域内的很多现象都是传统理论不能解释的,所以才会有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等交叉领域的出现,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金融学的融合,使得理论能够解释更多的经济金融现象。
金融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融合,这句话听起来很熟,文纣纣,但是却是事实。打个比方,我们在金融衍生品中有不少定价理论,如B-S模型,真正能用到现实定价的有几个?所以才会有实验经济学、实验金融学。所以,金融学要想作为一门科学一直发展下去,理论的研究不能太超脱,必须来源于实践也服务于实践。当然了,说得挺容易,做起来挺难的。


Q8:坛友jocelyn4526:
老师您好。在美国近4次量化宽松的过程中,外部政策效应对我国通胀的溢出影响被强烈放大。各种cssci论文从各种角度探讨这种负面冲击。而当前,随着美国经济企稳,美联储在趋向退出或降低qe规模的时候,理论界又开始探讨失去外部宽松对我国的弊端。似乎中国在迎接qe与脱离qe时都表现的进退两难。因此,我的问题是,这种现象的成因应该从哪方面进行合理解释?外部政策变动对我国自身经济结构改革的影响程度,又该怎样系统刻画?非常感谢您~
A8:
你好,理论的讨论始终有不同的声音,这是肯定的,一个事件理论界会从这面、那面地进行讨论,这本身就构成了理论界的所谓“百家争鸣”嘛,呵。。
我觉得对一个经济现象的研究,千万不要有先入为主的结论,比如美国QE对中国(特别是中国的通胀)一定是负面的,先找到可能的影响渠道,收集相应的数据做一些分析,然后再得出结论,并且研究这些结论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
QE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我觉得可以抓住两个方面:(1)输入型通胀,及其输入的途径;(2)对我国通胀预期的影响。


Q9:坛友jocelyn4526:
郭老师您好。后危机时期,四万亿刺激政策的实施,使得财政政策更多的带有了货币化的特征。那么尤其对于危机时期的经济体,是否FTPL理论会因为财政分权等ZF救市行为,更在一国的价格形成机制中占据主要作用?理论上我们对一国是否存在FTPL会利用wordfood做的理论表述来作为蓝本界定,但在正常经济运行中,我们该如何判断一国的价格水平是否存在受制于财政政策的现象?谢谢~
A9:
你好,很高兴你对FTPL感兴趣,其实这一理论西方理论界一直不被重视,因为“通货膨胀一直或总是一种货币现象”已经深入人心。FTPL的核心在于:通货膨胀的发生虽然表面上看是一种货币过多的现象,但是实质上是ZF财政主动行为所致,因为ZF(赤子)债务逐渐增多、或过多,意欲导致通过征收通货膨胀税来缓解,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特别是恶性的通货膨胀,几乎都伴随着前期财政状况的恶化。

Q10:坛友aningspring: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欧洲美洲发展经济的时候有一个过程。很多人说中国现在要走向市场经济也正在经历一些阵痛,出现一些必然的问题。郭老师我想请教一下您:当西方社会在走经济道路的时候,当他们的西方经济学遇到权贵资本主义的时候,他们怎么样迈过去这个槛的?怎么样来平复这些国家的贫富不均,以及贫富不均造成的心灵震动?
A10:
我想所谓“权贵资本主义”哪个国家都有,经济学上我们有寻租行为,只要存在寻租的空间,就一定产生所谓“权贵资本主义”。我觉得要迈过你所说的这个槛,最关键在于“制度的建立”和“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当然这是谁都能说出来的,具体怎么做:
1. 动真格的,经济学上说,叫“寻租成本提高”,让每一位经济人在权衡利弊时会主动选择遵从规则。现在我们很多时候制度是有的,但与制度平行还存在的所谓“其他规则”,有法不依,为什么?因为没有人动真格的。
2. 不要想一下把权贵资本主义全部灭掉,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让大多数人能享受到公平的对待和平等的机会,我觉得就可以了。就拿美国来说,不也有所谓“拼爹”一说吗?一件事情之所以存在,一定是有它的原因的,只是不能过量,不能让大多数人都就得社会的不公。


Q11:坛友盛夏的暴雪:
我想请教郭老师,最优货币政策的设计是怎样的,其演变和趋势是什么?
谢谢

A11:
你好,其实所谓最优的货币政策设计,每个国家和地区肯定不是一样的,即是在约束条件下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的目标函数,当然每个国家央行的目标函数不尽相同,有只盯住通货膨胀的,有兼顾经济增长的。至于趋势呢,各国央行或货币当局并非一定要寻求所谓最优货币政策(如最优的利率规则),只需要适应性最优,这就是现在在统计方面上不断使用的时变方法。

Q12:坛友aweibuaa:
郭老师,您好,我想问的为题为:当今行为金融学比较前沿,用行为金融学做资产定价也算一个热门topic,我想问的是,就资产定价而言,从行为金融的视角,和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本质区别在哪里?
A12:
你好,我觉得行为金融和信息不对称其实不太具有可比性,呵。。信息不对称是描述了经济金融领域内的一个普遍现象,获得了别人没有的信息预示在你在此博弈中将得利;而且行为金融学是运用心理学来解释金融领域,前提是人并非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即使在信息完全获得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错误的决策。所以在行为金融学运用在投资领域会得出人们具有一些如过度自信、羊群效应等不理性的特征。

Q13:坛友iloveyou21:
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下,宏观金融、金融制度和金融风险的主要研究热点有哪些,谢谢
A13:
你好,研究热点很多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问题)区域化特征、利率市场化、金融制度设计与中小企业融资、现阶段银行系统风险、上市银行的相关研究等

Q14:坛友woshiwomp:
郭老师
请问假设中国不再成为世界工厂,您认为未来的发展有什么特点。在各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后可能遇到哪些冲击。

A14: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出路:创新+调整,中国经济领域开放比较谨慎的就是金融(包括银行、资本市场等),未来这方面就是挑战和冲击。

郭老师结语:
今天下午我非常高兴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感谢人大经济论坛这一平台,我一直是这里的用户,受益良多!呵
今天大家提的问题都非常好,不少都切到了目前中国金融最热点和最核心的问题。目前中国金融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包括利率市场化、银行体系管理、银行风险控制等很多问题都有待理论界去研究、去帮助解决,这一时刻与各位学子、学者们共勉。
欢迎日后线上线下继续讨论!感谢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27 19:35:12
非常感谢夏老师对我的问题的解答,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9 11:18:24
辛苦了,谢谢你的及时整理汇总,特别好,整体感觉特好,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 14:43:55
活动很不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 12:57:53
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 13:33:22
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