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那我问个问题,为什么“英语”和“人才”会画上等号?
希望听到经济学解释。
大学的专业课说实话不敢恭维,一门课一个学期上完,就那么几堂课,能学到什么很难说,基本还是了解个大概,考试根本不能反映哪个学生学这门课更好点,过几年都忘了,而且现在学校自己的考试很形式话,圈重点,最后几天突击,就算没学也能考个不错的分,更不能测试出水平,但是英语不同,这是真才实料,你学不好,底子不好,突击也没用,见真功夫的!
最讨厌的就是英语
不过没有办法啊还是要学
同意,很多大学生都是这样的,
要不怎么说美国发达,我们搞了十多年英语,人家这十多年又在做什么呢??
很同意李阳的话:“英语只是一种工具,如果这个工具学了很多年都没有办法用,反而成为负担的话,是很荒唐的一件事”。
现行的英语考试体制是完全忽略了人的自发能动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更重要的是,花了那么多的钱,学了十几年的动
东,真正用的有多大的比例;而且,真正用的,你就是没有这套体制,他照样会自学掌握。至于信号传递之说,完全是从
企业单位的角度考虑,而忽略了国家制定政策时的真正出发点,国家不会让你我在就业时有个传递信号的资本吧。
对用人单位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博弈问题,正是由于象上面各位所说的那样,专业课不能反映一个学生的素质,而英语是一个国家级的考试,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量化标准。大学生现在的终极目的难道不是找工作吗?
所以英语的学习是迫不得已!
既然这么有争议,英语一定有它的重要性或地位在起作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对它如此无奈呢?
中国的英语偏执狂症已经到了不下猛药治理不行的地步了。看看我们论文中的所谓外文文献吧,几乎没有一篇是从头到尾看懂了弄通了的,完全是在蒙事!
从经济的角度看,有了外语系,就完全没必要让每个人投入那么的大的精力学习外语,尤其是英语了。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这种浪费很可能是致命的。中国绝不像某些民族那样像猴子一样跟在别的国家屁股后面照猫画虎。中国人的智慧和自信是缘于自身的,不是托洋人的福学来的!
无聊之极!!!
其实,我国对英语偏执态度不仅使我国在经济上蒙受极大的损失,更使我国的文化遭受损害.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同学中对英语了解的人绝对要比对中国古代文化了解的人多,而且多得多!试想出现这种状况对我们本国文化而言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对经济的损害还只是一时的,但对我国文化的损害却是很长久的!
当然不是,但两种文化的影响力总是此消彼长的.西方文化影响里过大,就必然会造成自己文化的一种缺失!难道不是吗,28楼?
另外,我还要声明一点,我并不是排斥西方文化而且我还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地吸纳一些优秀的西方文化.但关键是我们要看它是否对我们有好处,或者说怎样做对我们有好处,要把握个度.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什么是我们盲目推崇英语,而不是别的国家盲目推崇或是推崇汉语呢?我们落后啊!这个世界总是强者的世界!要想摆脱这个困境,最根本的办法便是我们把自己的国家搞强,搞到最强大,那样就是别人推崇汉语了!
朋友们,奋斗是我们的最佳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