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给你个建议:
1、 主题与专业相关
2、 资料数据是自己独有的。(即使结论错了,答辩老师等都不了解)
3、 最好以单个企业为对象。题目不能太大,太宏观了不好写。微观的好些,而且容易得出结论
4、 建议写实证的,不要写理论的
还有哪位能给我点意见啊
大家帮帮忙啊
强烈呼吁
再次呼吁
企管最好写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都可以啦
1、热门论点
2、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原理
3、拿一个企业的数据为实证研究对象
既然你对银行的营销很感兴趣,就可以写点实际的.
现在中国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还是以利差为主,而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
可以拿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招商银行为例,他的信用卡业务非常不错,也是国内首家聘请代言人的商业银行.
招商银行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与国内外商业银行博弈,如何发展,前景怎样,都可以一一核实.
同时也可以结合国内外的资本市场,也正是因为国内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国内商业银行同样也不成熟.
当你实际了解一家银行的运作,自然就能写出好的论文了.
大家给点意见吧
还有什么意见么?
大家再给点意见吧,不要让它就这么沉下去啊
你都没有说你是企业管理什么方向的?
别老刷屏了,小心被当灌水回复~
有人力或者营销方向好的选题么?我现在好像思路就局限在银行上了,可资料不好拿啊,大家给点建议,集思广益吧
硕士论文,千万不要写成本科的水平。
下面是一个学医的朋友写的文章的一部份,但万道归一,贴在这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动态的科研 1. 科研靠积累。 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 文献要追踪。 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 记录要复习。 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 科研是流行歌曲 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 科研是移花接木 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3. 科研是傻瓜相机 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 科研是照葫芦画瓢 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 科研是垃圾 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 晕!倒!挣扎!再倒! 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 先列提纲 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 平时多写 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 不要罗列所有数据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 打印修改 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5. 让别人指出错误 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 ,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1. 目标: 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 层次: 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层次标准分析标准 层次标准分析标准研究方向层次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 形式: 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 程度: 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 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 矛盾: 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层次标准分析标准研究方向层次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 形式: 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 程度: 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 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 矛盾: 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层次标准
分析标准
研究方向层次
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
研究领域层次
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
研究课题层次
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