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经济产能过剩比较严重,那钢铁行业来说,目前淘汰的产能可能在一半左右。对经济增长压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
1、ZF主导下的投资,主要的目的不是盈利,或者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在与政绩,导致投资结构与需求结构出现较大的偏差
2、需求层面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放缓,不能有效支撑中国的产能释放
3、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中段,房地产投资存在过剩的危险,导致终端的国内需求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产能结构的调整在全球危机后没有进行实时调整,反而通过4万亿加大投资,严重扩大了供需的矛盾
4、收入分配结构层面的不足,加上国企在经济中占比较大,但是没有分红,致使居民收入在GDP中占比较低,导致居民的消费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房地产及金融资源的价格扭曲加剧了社会财富的不公平,社会财富结构两极化分化严重,也导致了消费结构存在很大的失衡。社会矛盾有所激化
以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政策方面,具体的包括了投资
具体的措施:
1、政策方面,建立完善的投资考核体系,放弃原来的政绩考核,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导
2、出口方面,一是鼓励不断的调整出口结构,包括出口地域的结构(从原来消费能力强的发达国家转到目前经济状况不错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块已经在调整;另外,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通过控制成本为未来的升级做好基础),二是企业层面上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向全球产业链的上游攀升,提升自己的附加值,走差异化道路
3、供需矛盾现在应该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也是当务之急,急不得。需要慢慢的改,存量上一是找到更高层次的需求,通过产业升级进行改善,另一方面,能转化的可以利用现有的产能转划到新的产品生产中去。增量上,需要进行调控,将新产能投到有需求的地方去
4、对国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建立完善的以社会效益为目标的考核体系,有效的引入民间资本,提升竞争活力。有效的利用国企产生效益改善居民的生活,主要是通过国企的效益补充社保体系,或者通过分红的情况扩大居民收入。
另外,在一、二次分配上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底层居民的收入在提升,是好的迹象),建立完善的分配体制,切实做到“多劳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