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698 0
2013-08-02
全民运动热潮驱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7月中国申奥成功后,运动日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领域。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直接反映在各个级别、大量体育活动的举办,以及体育健身从业人数的增长上。截止到2010年,全国城乡共有体育指导站、体育健身活动站点250612个,比2004年的201457个增加了24.4%。全民运动潮极大程度上驱动传统体育用品品牌公司的渠道扩张。    图1:举办的大量体育活动-基础设施增加

    图2:体育健身活动的从业人数

    从渠道分布结构看,国际品牌主要在一二线城市销售(2005-2009年),三四线城市的网点布局相对较弱,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普及率低,网购对其冲击小。国内各运动品牌抓住三四线市场空白机遇,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拓展渠道网点,同时在产品定价策略上拉开与NIKE、Adidas的差距,形成明显的价差。期间,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一大批国产品牌迅速成长。各上市公司每年新开门店数量和增长速度都维持在高位。以2007年为例,除了安踏、李宁等少数企业由于渠道数量基数较大以外,其余企业的终端渠道数量增速均在25%以上。
    图3:早期店铺扩张迅速(以2007年为例)

    图4:安踏、李宁彼时渠道已初具规模

    传统体育用品品牌高速发展的历史时间段内,消费者接触信息的渠道并不丰富,互联网普及率不高(不存在网络冲击),信息渠道主要以电视媒体为主,营销渠道以街边实体店为主,时下的战略是渠道为王。
    图5:互联网普及率低(2004-2008)

    以安踏为首的本土品牌学习国外品牌经验,与体育明星合作,赞助各类体育赛事,同时在央视等主流媒体进行密集的广告宣传。与NIKE、Adidas等品牌不同的是,国内品牌大多选择是本土运动员,赞助的赛事和团队也大多在国内,媒体选择也集中在央视。但这也正好符合了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认知和获取信息渠道,与当时的运动热潮结合,迅速在三四线市场的打响品牌知名度,伴随低廉的渠道租金成本,本土品牌的加盟商在广告营销宣传的驱动下加速拿货开店的节奏。
    表1:国内企业的本土化密集营销(2008年前)


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5746.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