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s
in Economics
David S. Lee and Thomas Lemieux*
Lee: Princeton University and NBER.Lemieux: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nd NBER.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and “user guide” to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RD) designs for empirical researchers. It presents the basic theory behind the researchdesign, details when RD is likely to be valid or invalid given economic incentives,explains why it is considered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and summarizes differentways (with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stimating RD designs andthe limitations of interpreting these estimates. Concepts are discussed using examplesdrawn from the growing body of empirical research using RD. ( JEL C21, C31)
关于北方取暖减寿的那篇论文引爆了大家对RDD方法论的兴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ee5f170101cuew.html
环境与健康-王建生:细数“中国取暖政策导致北方人因空气污染减寿5.5年”一文的硬伤(2013-08-01 17:14:54)
转载▼
近日,美国一份研究报告称燃煤取暖导致中国北方人减寿5年半引发关注。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王建生老师对此在微博上进行了反驳和质疑。微博内容如下:7月8日,纽约时报称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取暖政策导致北方人因空气污染减寿5.5年。但该研究数据来源存疑、数据处理方法错误、方法学假设条件违背基本常识和中国的真实状况,导致研究结果与结论不科学、可信度较差。现列举该文章的几项硬伤如下:(1)该研究从145个县区级国家死因监测点中选择出125个,进行模型建立和相关预测研究。而我国死因监测系统设计时是通过复杂抽样产生随机样本,每个县区级行政单位中抽取两个乡镇构成样本。因此145个监测点的死因数据只对全国死因具有代表性,而每个县区级监测点的数据对各个监测点的死因情况并无代表性。(2)该研究在使用间断点回归进行数据分析时,将中国从海南三亚市到黑龙江哈尔滨市按照一个纬度一个条带,总共划分出27个纬度带,然后将同一纬度的死因监测点数据合并起来做成一层,然后应用间断点回归来进行数据分析。这种忽略中国东西部巨大差异,强行按照纬度将数据合并起来的数据处理方法是严重错误的。(3)作者只把死因归为两大类,一是心肺疾病(只包括恶性肿瘤中的肺癌),另外一类为非心肺疾病。作者采用的死因分类方式不但不符合死因统计的基本方法,而且缺乏科学依据,甚至是违背医学常识。而该研究结论表明,TSP导致期望寿命的损失都是由于增加了心肺疾病死亡率引起的。该结论无法进行科学解释。(4)研究采用1981-2001年90个城市的TSP年均浓度来反映中国取暖政策对大气质量的影响是错误的。众所周知,中国的采暖季为冬季3个月。而TSP的年均值的影响因素除了首冬季取暖以外,还受全年度的工业排放、气象条件等其他因素影响。(5)流行病学因果推断有非常严格的原则和条件。而本研究仅基于生态学设计,经过整理历史数据,通过统计学模型预测得出中国取暖政策导致空气污染从而导致北方居民寿命降低5.5岁的结论非常武断。该研究采用的方法无法排除“生态学谬误”的影响,其统计学上的关联关系无法作为因果关系的结论获得科学界认可。(6)该研究在方法学上的基本假设条件严重违背了基本常识和中国实际情况。第一,中国的采暖政策并不是以淮河为界分成南北方,北方采取供暖而南方不供暖。该研究以淮河为界进行相关分析的基本基础就是错误的。第二,本研究中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一个假设是中国取暖政策对死亡率的影响仅仅是通过影响TSP来实现的。该假设严重违背冬季采暖可以避免严寒对健康的损害,可以降低因寒冷导致的死亡的基本常识。而本研究假设竟然不顾此基本常识,做出取暖政策只通过增加TSP来损害健康、增加死亡的前提假设是完全错误的。第三,本研究结论的另外一个前提假设是:除了中国南北方的TSP不同以外,其他影响死亡率的因素(如膳食因素和吸烟情况)在中国的南北方是相同的。但无论采用何种数据变换和统计学处理方法,都无法改变中国南北方在膳食模式、气候、烟草使用等众多影响健康的因素上是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基本事实的。(7)该文章第一句话便用黑体字把中国显著提高人民福利的取暖政策称为“arbitrary Chinese policy that greatly increases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s) air pollution (大大增加空气总颗粒物污染的武断的中国政策)”,而不顾我国取暖政策带来的积极正面效应,反而从负面进行解读。不知有何目的?请大家注意一个词,就是arbitary,在文章中把有利于老百姓中国的取暖政策说成ariitary Chinese policy(武断的中国政策),从这点上来看,一篇漏洞百出根本立不住脚的文章能发表出来,而被纽约时报再翻炒一次。很难让人不怀疑此文章故意抹黑中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