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23日表示,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这一理念变革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要在生产过程的初次分配中就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应遵循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
10月23日参加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十七大”解读讨论会。该中心主任林毅夫与会时表示,收入分配政策是改革开放后党代会报告的重要内容。此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报告将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提上日程,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有利于缩小国内贫富差距。
林毅夫进一步指出,国内低收入者往往只有自身的劳动力可以作为获取财富的来源,而富有者除了劳动力之外还有资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借劳动力赚取收入的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只有低收入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增长快于富人,中国的贫富差距才可能缩小。
从国际角度来看,一些拉美国家出现的发展停滞现象即“拉美陷阱”,与收入分配不当有很大关系。那些国家在初次分配丧失效率和公平而出现大量贫困和失业人群时,政府为了获取选民支持,出台许多超出发展水平的高福利政策进行二次分配,结果造成很高的财政赤字,以致出现财政和金融危机。
林毅夫强调,要在生产过程的初次分配中就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主要途径应该是遵循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因为中国当前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相对多、相对便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就可以多创造就业机会,让更多低收入者分享改革成果。而且,这样可以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随着产业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升级,低收入者拥有的劳动力会变得越来越值钱。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与会时也表示,国内贫富差距一直在扩大。他担心如此发展下去,可能引起国家幅度较大的调控,那么就有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社会波动,进而对经济持续增长产生影响。
国家主席胡锦涛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9 9:04: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