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huram Rajan即将执掌印度央行,他曾经称印度低效、欠发达的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刻不容缓”。
华尔街见闻此前报道,Rajan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印度正竭力阻止卢比暴跌,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还需缩小经常账户赤字;印度卢比对美元屡创历史新低。
Rajan在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金融改革的细节,他感叹大部分印度家庭的贷款主要来源仍然是高利贷,而金融体系无法满足印度大企业、小公司或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规模和精细度要求”。
事实上,据世行2011年的报告,只有35%的印度人有银行账户,而全球均值为50%,同时70%的银行业资产在国有银行手里。
在报告发布后的5年里,Rajan大部分的金融系统现代化建议都被束之高阁,只有一些得到了逐步的实施。
但如今,投资者、银行家和决策者们开始重拾这份名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A Hundred Small Steps)”的报告,从中一窥Rajan将会对印度的零售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实施的改革。
Rajiv Lall向FT表示:“我自己的期望和预期是他将留下彻底改变印度金融体系的政绩。”
为了回到印度,Rajan做出了相当大的牺牲。去年8月,他离开了家庭、放弃了芝加哥商学院教授的舒适岗位回到祖国为ZF工作,寄居在岳母家。而在美国,他已成为学术圈里最受推崇和薪酬最高的经济学家之一。
尽管其最迫切的任务将是稳定暴跌的卢比、恢复经济信心,但熟识Rajan的经济学家认为帮助数亿印度人获得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才是他真正想做的。
一位Rajan长期的同事和朋友认为:“在行长任期结束后,他会将是否完成让穷人获得可以承受的低成本金融服务来衡量自己的工作。这是他真正想做的。对于任何印度经济学家,永恒的问题都是,我能减少贫困吗?”
在2008年那份报告中,Rajan抨击印度的金融体系受到“政治干预和官僚制约”。此后变化甚微。然而,Rajan并未主张实施政治上难度很大的大规模变革,他认为印度应该实施许多小的改进“来确保包含穷人、经济增长和稳定,给金融机构更多的自由,同时加强金融和监管基础设施”。
他的建议包括允许银行业更多的竞争、强化印度央行的监管职权以及通过允许银行对资产实施止赎和追溯坏账来创造更强有力的信贷环境。
在任命Rajan的同时,印度央行也准备发放近十年来首张新的银行牌照。
当然,任何进展都不可避免的要取决于ZF推进Rajan改革措施的意愿。里昂证券经济学家Rajeev Malik认为,随着明年的大选近在眼前,在大选前,Rajan不太可能推动任何重大的金融改革,尤其是考虑到印度当前面临的严峻宏观经济挑战。
Rajan能有多大的作为要取决于他对ZF的游说能力。

*欢迎加入见闻外汇读者QQ群(255857574)交流互动,申请时请注明“公司(行业)-城市-姓名”,谢谢配合。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 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华尔街见闻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