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0082 9
2013-08-12
      前言:以下纯属个人见解,难免有失偏颇,如有冒犯,见谅见谅。
      一、一旦论坛上有人说***好厉害啊,发了好多国内的大期刊,如经济研究 经济学季刊 世界经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什么的,就总会有那么一群阴暗的人,默默的说,有像样的SSCI吗?
      二、不排除国内有一群人能在SSCI 发文,但是,国内的期刊就与国外的SSCI差别那么大吗?
      三、回到发论文的意义上,国内大刊也好,国外SSCI也好,发论文,无非3大目的:其一职称,其二课题,其三科研奖励。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将科研付出与科研收益挂钩。既然,都是为了名、利,并且发国内大刊与国外SSCI,都能获得名、利的平均水平,那两者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又何苦文人相轻,五十步笑百步呢?!!
      四、文科类发SSCI,好处在于,几所貌似国际化比较高的学校比较看重,发了SSCI,能够更快的职称晋升,更快的收益,并且能够鹤立鸡群(如评奖评优,什么省层次人才啊,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长江学者啊都有国外大期刊的倾向,就连最新的孙冶方4篇优秀论文里有2篇是外文,http://www.cmjj.org/list.asp?NAclassid=41&id=302),自我感觉良好。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国内能发SSCI的人不多,供给非常少,因此其“租”也就非常高。这就是为什么一直有人倾向于通过各种渠道(如国外访学啊,跟着大牛混啊)发SSCI的原因,连Henderson这种大牛也来中国走穴。
      五、文科类SSCI 的未来走势。相信,只要有高租金的领域,就会有人去创造供给,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海归,国内博士往这方面冲击,供给上去了,租金自然而然就下来了,也就不会有人觉得奇怪了。
      六、文科SSCI 和理工科SCI 的区别。文科类的研究,通常会有1个很强的限制,就是研究样本的空间属性问题,相信,如果只是纯粹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利用中国的数据,除非十分大的牛,否则很难搞定国外的大刊物!而美国、欧洲就不一样了,研究美国的、欧洲的问题(如产业、城市)经常可以在前5的刊物上看到。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冲击SSCI 很困难的根本原因。
      理工科的SCI 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研究领域没有空间属性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在国外、国内研究,并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只要实验室建设,科研队伍,博士硕士研究能力能跟上,研究成果就能跟上国际前沿。因此,理工科SCI 的相对难度要低于文科的SSCI
七、讲了这么多不通不痒的东西,有什么证据呢?

附:某文科学校(非985,非211)的理工科SCI最新消息,大家自己体会。
                             我校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在读硕士研究生在暑期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2013-8-9
             2013年的暑期特别炎热,但我校的**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科研成果更热,喜报频传。在短短的一个月中,实验室先后有***、***、**、***、***等同学的数项科研成果分别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TOP)、《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TOP)、《Biodegradation》、《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Journal of Chemistry》等知名SCI收录期刊发表或录用,授权发明专利2项。
            特别是2011级在读研究生***同学的关于废水处理生物电化学反应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后有3篇论文发表在TOP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IF:4.750),2篇发表在《Journal of Chemistry》,总影响因子达到15.218。
            ***同学的关于进口废电器拆解残余垃圾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分别被《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TOP)和《Waste Management》等固废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国际顶级刊物发表或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8-12 21:56:13
本人在美国攻读marketing的phd,个人来说不是很同意第六条,在现在top marketing journal 里研究中国的文章数量是客观的,但是文章的作者除了个别国内比较顶尖的大学的教授外,绝大部分都是香港和台湾学者,个人觉得语言可能是个重要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2 22:04:44
zxn2011 发表于 2013-8-12 21:56
本人在美国攻读marketing的phd,个人来说不是很同意第六条,在现在top marketing journal 里研究中国的文章 ...
啊,个人见解,难免有失偏颇,见谅见谅。你们Marketing是属于管理类,已经偏向于理工科的了吧,据说前两年 华东理工有个老师发了1篇MS,然后这辈子不干活都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2 22:05:36
zxn2011 发表于 2013-8-12 21:56
本人在美国攻读marketing的phd,个人来说不是很同意第六条,在现在top marketing journal 里研究中国的文章 ...
除了语言还有教育背景,中国的经济类管理类教育还是停留在文字上,没有实现数理化。also 教育现状是课程无限多,太多的垃圾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2 22:10: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2 22:12:27
很多都不同意,和身边的事实相悖,不做评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