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简称:发改委)周三下午表示,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消费者价格水平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发改委将严格控制调价的连锁反应。
从周四开始,中国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各上调人民币500元/吨,约合每加仑20美分。发改委表示,成品油价格调整可能将推动月度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的升幅增加0.05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们对发改委的估计表示赞同,称公用事业等与燃料相关的项目在CPI篮子中的比例很小。但他们表示,成品油调价和发改委于近期上调天然气价格的计划可能给央行带来更大的加息压力。国务院上周还表示,原则上不会调整政府控制的价格。
如何管理市场预期对中国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努力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控制的中心是食品价格。那些预计物价将上扬的工人会要求更高的工资,从而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
为了引导这些预期,发改委周三下午再次敦促地方主管部门确保粮食、食用油、猪肉和蔬菜的充足供应,以实现价格的稳定。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中国近期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推动因素,虽然通货膨胀率9月份已经降至6.2%,8月份为6.5%。
但渣打银行经济师常钟(Jason Chang)表示,油品提价后中国通货膨胀率料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他说,中国政府面临着提价、尤其是能源提价的压力,中国政府的成品油限价使中国炼油厂必须自行消化上涨的原油成本,不能转移给消费者。
中国政府推迟上调成品油价格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个人的影响。但瑞士信贷驻香港经济学家陶冬表示,政府不能无视市场基本面的实际情况。他说,中国政府早些时候决定维持油品价格不变已经导致炼油利润率的压缩,造成了油品的短缺;那是另一种形式的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们认为,虽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周三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中国央行将继续实施紧缩货币政策。Fed减息、中国央行加息,可能刺激资金流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