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赛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名AK糖,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易用性俱佳,是糖精和甜蜜素的理想替代品。 表1:安赛蜜稳定性好

但安赛蜜单独使用会有严重的后苦味,但与其他甜味剂往往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所以安赛蜜一般都与阿斯巴甜、甜蜜素等复配使用,也可以与糖醇等复配,可谓甜味剂中的“万金油”。例如,安赛蜜和阿斯巴甜(1:1)、安赛蜜和甜蜜素(1:5)混合时会发生明显的增效作用,一般浓度下可增加甜度20%-40%。此外,安赛蜜还可以良好的溶解在糖浆中。
表2:安赛蜜可良好的溶解在糖浆中

目前全球安赛蜜需求量约为16000吨,约为甜味剂需求总量的6%-7%。随着阿斯巴甜、糖精等逐渐没落,安赛蜜有望高以高于甜味剂整体的增速增长,从而能够提升自身在甜味剂中的占比。
纽甜(Neotame),一种新型的二肽类强力甜味剂,系阿斯巴甜(APM)的衍生物。纽甜是美国纽特公司继阿斯巴甜之后,耗资8000万美元而开发出的一种最新产品,由阿斯巴甜和3,3-二甲基丁醛(DMBA)制得。
图1:纽甜的化学结构

图2:用阿斯巴甜和DMBA可一步合成纽甜图

图3:DMBA合成工艺

如前所述,纽甜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安全性高、稳定性强,与阿斯巴甜一样,甜味纯正。之所以并未像阿斯巴甜那样推广开,是因为尚在专利保护期内,纽甜价格较高,不够经济;此外,纽甜单位用量甜度过高,易用性不强。
但纽甜未来前景将十分广阔,且中国厂商将快速崛起,主要是因为:
纽甜的专利即将到期,经济性将大幅提升。纽甜的专利属于美国纽特公司,即将于2013年底到期。美国ZF规定,1995年6月8日以前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植物专利申请,其专利期满终止日为自专利授权之日起17年或自该申请的最早美国有效申请日起20年,二者取其时间较长者,纽甜的专利将于2013年底到期。
纽甜的主要原料,阿斯巴甜已经在国内形成了产业集群。纽甜生产亦须原料易得,中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阿斯巴甜产业。同时,随着阿斯巴甜以后逐步退出市场,现存阿斯巴甜厂商将成为纽甜最大的潜在生产厂商。
表3:中国阿斯巴甜厂商产能

尽管有着专利的限制,但国内已经涌现了部分纽甜生产商,有望成为行业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表4:中国纽甜的“星星之火”——部分纽甜生产商

近年天然甜味剂的发展也尤为迅速,甜菊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甜菊糖是从菊科草本植物Steviarebaudiana叶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甜苷,我国也有大量种植。甜菊糖不足的地方在于其不良的后苦味,以及居高不下的成本。
图4:甜菊苷的提取工艺

甜菊糖刚刚被作为甜味剂允许使用,正是需求爆发的时刻。2008年全球最大的天然甜味剂市场——美国批准了甜菊糖苷(甜菊糖进一步提纯物)用作甜味剂后,全球其他国家也纷纷向甜菊糖开了绿灯。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日本、瑞士、土耳其等许多国家将甜菊糖纳入食品添加剂、饮料增补剂范畴。2011年,欧盟也在美国之后给予甜菊糖苷市场准入,标志着甜菊糖苷进入欧洲市场。国际巨头型的饮料企业也纷纷改变配方,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将甜菊糖作为添加剂应用,从而为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
甜菊协会统计目前国际甜菊糖市场容量约9000吨,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而我国产销量增长亦较为迅速。
图5:中国甜菊糖产量快速增长

图6:中国甜菊糖消费量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