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的补助——不是学校发的,而是自己要的!仅以此文,献给每月生活补贴还低于1000元的博士生们。
教育部令。坊间传言,2009年温总理去西安交大与学生交流,某博士提出补助太少、生活艰辛。于是,温总理回北京后,令教育部发布,全国博士生生活补助最低1000元/月,上不封顶。
但是,很多学校并不以为然,没有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博士生们必须自己去“要”,幸福生活是自己争取来的,不是别人施舍的。下面,以西南财经大学为例,展示这个论点。
案例一
2010年3月,距离教育部令已经5个月了。西南财大如其他很多学校一样,仍然没有提高补助。不过,很多学校已经提高了补助,有的已经2000+/月。这个时候,与“自己命运”和“陈旧制度”抗争的精神在西南财大博士群体中迸发出来。近20名博士生一起找到校长办公室,反映情况。当时值班的副校长表示,学校并不知情(学校实际上怎么会不知情???),如果真的存在教育部的规定,学校会按规定执行。。。没过几天,这些博士生们的银行账户中,每人多了5000元。并且,自此西财博士生活补助由200+/月涨到1000/月。
总结:如果不是博士们自己联合去找,可能西财今天还是200+/月。
案例二
2012年9月,西南财大校方酝酿研究生补贴制度改革。就博士生而言,由每月1000元,变为:本校硕博连读生2000元/月,本校应届考上来的+外校考过来的1000元/月 不变。此政策带有明显歧视味道,当时100多名博士生联名到校长办公室建议,此政策存在有待改进之处。此后,校方立刻向各个学院下令“维稳”,并表示,此政策刚刚试行,不宜立刻更改,1年后一定会逐步调整(现在调整没有,也不知道)。
总结:自己努力了,才有机会;自己不作为,一点机会都没有。
所以,那些现在仍然补助低于1000元/月的草根博士生们,应该停止抱怨,要自己作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