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201 4
2007-11-04
北大将对进入教学楼的人员抽查学生证件。北大负责人昨天表示,查验证件不是针对本校同学,而是为了堵住那些挤占北大教学资源的个别社会闲散人员。但这位负责人也表示,这不是一个刚性措施,不是绝对禁止校外人员到北大旁听。<p> <strong> 提前进入教学楼不受抽查</strong></p><p>  “不会同时在所有教学楼都查证件,也不是设置专门保安岗位来查证,而是由北大学生工作部门的老师负责查证,主要是为了维护北大的教学秩序。”一位负责人说,此举与即将开始的本科评估有关,也是为了维持正常教学秩序,让明年北大110周年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p><p>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这不是刚性措施。“我们也希望校外旁听生能够维护北大的正常教学秩序,他们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赶到教室。比如,学生工作部门要在8时到8时20分查证,你早于这个时间进入教学楼听课就不受影响。”</p><p>  他表示,学生经常上课迟到会影响课堂秩序。迟到者中,虽然也有北大学生,不过大部分还是校外旁听生。“我们要维持课堂秩序,但对北大学生上课的权利会给予保障,不会因其迟到而使其失去听课的机会。”</p><p> <strong> 无证件者将被劝自觉离开</strong></p><p>  抽查若发现没有证件的人员,校方会劝告他们自觉离开教学楼。只要能够证明北大学生身份,就不会被拒之门外。他说,个别社会闲散人员的做法已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他举例说,此前北大外国语学院曾发生一起精神不正常的社会闲散人员扰乱课堂,致使不得不中断的事件。</p><p>  这位负责人承认,完全通过这样的措施来禁止校外人士进入课堂听课很难,“就是给影响课堂秩序的校外旁听生一个威慑。其实,学生工作部门的老师也不能整天待在这里。”</p><p><strong>  ■ 争论</strong></p><p><strong>  北大相关负责人认为</strong></p><p><strong>  “查证不影响北大开放性”</strong></p><p>  对抽查证件的做法,一些人担心将影响北大的开放精神。“就是不让我们去听课了呗,”常常去听法律课的自考生范小姐说,她感觉北大这样的举动“不太符合我对北大开放的印象”。虽然她承认有时候自己也会迟到,但自己还是尽量做到不影响课堂秩序。</p><p>  北大相关负责人说,“这样的做法并不影响北大的开放性。我们不是绝对禁止。”他援引冯友兰的说法称,历史上北大的教室始终对社会开放,现在的旁听生就算那时的偷听生。</p><p>  他解释说,抽查学生证件是北大校方校园整治的一个部分。就跟学校现在禁止没有北大通行卡的<span class="yqlink">
                        <form class="yqin" action="http://www.iask.com/n" method="post"><input type="hidden" name="k"/></form><a class="akey" title="机动车" href="http://www.iask.com/n?k=%BB%FA%B6%AF%B3%B5" target="_blank">机动车</a></span>进入一样。今年12月13日北大要举行<a class="akey" href="http://2008.sina.com.cn/" target="_blank">奥运</a>测试赛,明年还要举行奥运会。因此会进行一些校园整治措施,比如:抵制购买校园路边游商、非法摊贩及推销人员兜售的各类物品,配合相关管理部门治理校内游商、整顿交通秩序。</p><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4 12:57:00

无论北大怎么说,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在限制其他学校的学生去北大旁听。用影响教学秩序这种话来作为理由,似乎有些太牵强了。第一,所谓的那种精神不正常的人扰乱教学秩序的事,毕竟太少了,估计几十年也出不来一个,用这个当理由来禁止旁听,影响有点小题大作了。第二,一般来说,想去北大的听话的,都是那些想学习的学生,那么,他们怎么会影响教学秩序呢,各个学校那些不想学习的,又怎么会去北大听课呢,有那时间睡觉打游戏多好啊,何必去北大受那个罪呢,显然,影响教学秩序只是一个借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9:42:00
呵呵,北大管理水平真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5 12:35:00

想起一段话.....

谈及五四精神,鲁迅往往抑制不住感情,因为十几年后,五四的真精神已然消失,剩下的仅仅是“媚上”和“取容”。1934年5月致信台静农说:“北平诸公,真令人齿冷,或则媚上,或则取容,回忆五四时,殊有隔世之感。”[xiv]1933年底,同样致信给台静农,又说:“北大堕落至此,殊可叹息,若将标语各增一字,作‘五四失精神’,‘时代在前面’,则较为切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 23:25:38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